從新船投資流向看船市未來風險防范
2016-04-15 10:50 來源:中國船檢
2015年的全球經濟籠罩在增速放緩乃至阻滯的陰影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發展速度正在急劇放緩,歐洲經濟可能將再次受希臘危機的拖累。我們注意到,金融動蕩對歐洲地區和亞洲地區主要船東國家形成極大壓力,促使2015年新船投資劇減。更為值得關切的是:新一輪金融危機風聲再起,我們也許應該為未來劇烈的風險做好防范準備!
世界新船投資流向及特點
回顧世界新造船市場投資,不僅受世界經濟的影響,還與地緣經濟發展速度密切相關。近些年,歐洲和亞洲地區是新船投資最多的國家,而在2015年這兩個地區新船投資急劇減少。
歐洲地區
歐洲歷來是航運強國,本身貿易上的需要和歐洲船舶融資的發達,促使歐洲國家成為新船投資的主力軍,在2000年—2014年歐洲船東約占世界船舶投資47%的份額,所占份額名列第一。根據克拉克松數據,截止2015年7月,歐洲船舶在建資金額最多的5個國家是希臘、挪威、英國、意大利和德國,在2015年前7個月,其新船投資額與2014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54%、62%、87%、4%、75%。
希臘是世界新船投資最多的國家。自2006年,希臘船東投資迅速增長,由2005年的第三位躍居到第一位。在2010年、2011、2014年的三年里,希臘的新船投資始終占據世界前兩位,希臘船東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三大常規船型和LNG船領域。2015年7月希臘船舶在建資金額(手持訂單額)為全球第一位,為273億美元。
挪威的船東更加注意開發新的市場增長點。與希臘船東相比,他們看好未來油價,以及油價高漲所帶來的海上石油勘探熱,所以其將投資領域集中在海洋工程領域。2007年以后,海工以及裝備領域爆發式的增長,促使挪威在2010年2012年投資增長十分迅猛,2015年7月挪威船東在建船舶投資額位居全球第二位,為211億美元。
在2010年至2014年期間,意大利船東投資新船投資額在11和57億美元之間震蕩,該期間意大利船東新船投資在歐洲排名第四位置上震蕩,2014年以后意大利和英國船舶投資相繼超過了德國。2014年意大利新船投資為54億美元,2015年7月其在建船舶投資額位居歐洲第四位,106億美元。
德國船東在金融危機以前投資迅猛,但在此之后排名逐漸落后。在06年以前,德國船東在歐洲船東中名列榜首,但此后投資額增長幅度不如希臘船東那樣迅猛。在2006年、2007年、2008年這三年,德國依然處在世界新船投資排名的前三位,此后德國新船投資急劇減少,世界排名不斷下降。德國主要投資是集裝箱船領域,2009年以后的幾年間,德國船舶投資已經排到歐洲第六位、世界第八的位置上。2014年德國新船投資為34億美元,為歐洲第四位、世界第十一的位置上。2015年7月其在建船舶投資額位居歐洲第五位,94億美元。
亞洲地區
對于亞洲的新船投資者而言,該地區船舶投資增長幅度僅次于歐洲地區,在2000年—2014年新船投資約占35%的份額。截止2015年7月,亞洲國家在建資金額最多的5個國家是中國、日本、新加坡、馬蘭西亞和韓國,在2015年前7個月,中國、日本、新加坡的新船投資額與2014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42%、3%、88%,只有韓國船投資額上升了138%。
近些年中國(大陸)船東的新船投資力度不斷增大。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影響,自2007年以來,中國船東的新造船投資額也有了跨越式的發展,超越了日本,成為亞洲新船投資之最。2008年中國(大陸)排在全球第三位,投資額為119億美元,2009年排在全球第二,新船投資為29億美元。2010年受4萬億量化寬松政策的影響,中國(大陸)新船投資躍居全球之首,為193億美元,2011年至2014年中國(大陸)新船投資保持在亞洲第一、世界第三或第四名的位置上,約在59億和138億美元之間。截止2015年7月中國在建船舶投資額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約277億美元。
2006年以前,日本船東新船投資位于世界第一,在2004年該投資額占全球船舶投資的19%,2006年日本新船投資為206億美元,占全球12.4%,而2014年日本新船投資為79億美元,占全球7.8%。自2006年以后,日本船東在船舶行業的投資不斷下降。2010至2014年日本新船投資基本處于亞洲第二的位置,世界第四位置。2010年至2014年日本全年投資新造船市場在63億—95億美元之間,而2005年至2008年卻在101億美元—2012億美元之間。截止2015年7月日本在建船舶投資額位居亞洲第二位,世界第五位,約208億美元。
在亞洲,新加坡和韓國是位列日本之后的船東國家。在2005年、2006年期間,韓國新船投資額位于中國(大陸)之前,僅次于日本,在2007年至2009年,韓國船東排位于亞洲第三。不過2010年以后這種局面得以改變,受加工貿易和海工勘探發展的影響,韓國船舶投資額日漸減少,而新加坡卻一躍成為亞洲第三船舶投資大國。
北美地區
北美國家近些年受頁巖革命的影響,新船投資不斷上升。2010年—2014年,美國新船投資額在全球第一和第二的位置上震蕩。2011年頁巖油和頁巖氣革命刺激北美海洋工程與設備的投資超速發展,就在這一年美國摘得全球新船投資的桂冠,2012年巴西競得全球船舶投資的前三甲,加拿大在2014年逐步提升自己的位置。截止2015年7月,北美國家船舶在建資金額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巴西和加拿大,在2015年前7個月,這三個國家新船投資額與2014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86%、71%、40%。
如何看待2015年新船投資縮減
今年全球新船訂單增速顯著放緩,根據克拉克松數據,今年前7個月新船訂單量為4630萬載重噸,與去年同期下降34%;新船投資大幅度下跌,與去年同期相比(按美元)下降47%,其中,歐洲國家地區新船投資跌幅為40%,亞洲減少了37%,北美國家下降幅度最大,為76%。在所有地區中,中東國家是唯一的亮點,上漲了48%。
在2015年前7月,船舶在建金額最多的幾個國家希臘、挪威、中國、日本、美國、巴西全部放慢的下單的步伐,其中希臘、挪威、中國、美國、巴西新船投資額跌幅分別為54%、62%、42%、3%、86%、71%,在這里只有日本新船投資額下降幅度最小,為3%,而美國、巴西和挪威(涉及海工船與裝備最多的幾個國家)新船投資幅度下降最大。
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一些船型的變化,今年新船投資下跌速度最快的船型有散貨船、海洋工程船及裝備、豪華游船,分別下降了90%、65%、68%。而大型集裝箱船和大型油輪成為為數不多的亮點。
2015年世界新船投資急劇減少,與世界經濟發展緩慢,航運市場的持續低迷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觀察到,在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2014年-2015年,新船投資的下跌都與世界經濟重大危機事件相關聯。
2007年8月由美國引發的次貸危機。該次系統性經濟危機致使全球經濟在2009年陷入史上最大的衰退,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大跌,貿易銳減。航運指數BDI在2008年5月的到208年12月間跌幅甚至達到94%。全球新造船投資2008年比2007年下降了48%,2009年比2008年相比跌幅達到了88%。
2010年下半年由希臘事件點燃的歐債危機。2011年受歐債危機的拖累,世界經濟復蘇的腳步放緩,歐元區經濟陷入溫和衰退,2012年2月BDI指數達到冰點,危機向“歐洲五國”蔓延。
2014年下半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最矚目的事件是石油暴跌的“黑天鵝事件”。短短半年之內,國際原油價格跌去一半,出現了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幅度暴跌,其他大宗商品也逐漸趨向疲軟。
新一輪金融危機風聲再起
2014年10月以來全球金融穩定風險不斷加劇,已經轉到金融體系的其他構成部分,2015年油價和大宗商品持續陷入低迷狀態。由于中國工業大宗商品的消費占全球消費的近一半,中國經濟放緩可能會帶來廣泛的連鎖反應,這將影響所有的資源生產國,巴西、中東、中亞、非洲、澳大利亞。
2015年新船投資劇減的風險日益加大。從目前的跡象來看,2015年風險的程度應該比2010年表現的更為強烈。
當下,全球金融市場中的一場巨大風暴已然襲來。從現在亮了紅燈的信號來看,1997年亞洲貨幣危機恐重現:BDI指數跌出史上最低。2015年上半年,BDI指數均值跌至623點——超過了金融危機時的最低點663點;股市與債市總是提示金融危機的鮮明信號。全球股市8月24日遭遇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慘烈下跌,中國股市暴跌拉響警報,從亞洲到歐美的市場無一幸免。歐股收盤大跌5.4%,盤中一度下跌6.7%;美股周一大幅低開,道指一度暴跌逾千點,盡管后來削減了大部分漲幅。
同時,大宗商品價格的改變也會給世界經濟造成直接沖擊。伴隨中國股市暴跌引發全球股市動蕩,國際油價8月24日跌至六年半低位,紐約原油期貨盤中一度下跌逾5%,至每桶37.75美元,創下自2009年2月24日以來新低。倫敦布倫特原油一度跌至42.51美元,創2009年3月以來新低。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石油和大宗商品市場暴跌掀起了一陣通貨緊縮恐慌。今年7月全湯森路透/核心商品CRB指數在本月驟降10%,為2009年初全球通縮觸底以來的最低水平,8月全球2/3地區PMI收縮。
在全球各個主要經濟體增長黯淡無光的背景下,機構和學者都對增長前景表示出了深深的擔憂,紛紛調低預期。在7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IMF預計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3.3%,這是今年第三次調低了該數據。也是在同一天,花旗集團的首席經濟學家布堤爾(Willem Buiter)直言,一場全球性經濟衰退已經大舉襲來,而現在中國需要通過央行啟動“直升機撒錢”來實施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以避免經濟滑向深度衰退。
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投資管理負責人魯奇爾?夏爾馬(Ruchir Sharma)警告說,中國的經濟疲軟態勢將延續至下一年,這會使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至2%以下,而這很可能是全球經濟衰退的開始。而這也將是50年來第一個非美國引起的全球經濟衰退。目前油價已處于很低水平,而真正可怕的是,油價還有可能進一步下跌,而一旦美聯儲再在年底前加息,一些綜合因素可能引發新一輪的風暴。
我們也許應該為未來劇烈的風險做好防范準備。其一、中國經濟放緩更為嚴重,全球性的通縮使消費和價格螺旋式下跌,大宗商品的持續下跌或低迷等因素也使得船價隨之降低,凜冽的寒風致使造船業和船東的債務違約風險變得更加劇烈;其二,對于資產負債率超過60%-70%的造船業和航運企業,現金流嚴重不足使得問題變得更為脆弱,有些民營小企業極易消失在此風暴中;其三,受大宗商品等因素直接影響的散貨船、海工船與裝備的訂單會急劇下降,集裝箱船訂單可能也會緊隨其后受到世界貿易下滑的影響;其四,美元加息將使得亞洲貨幣普遍性的貶值,從目前的形勢分析,人民幣也將結束升值的基礎,人民幣兌美元即將呈現貶值的趨勢,未來金融動蕩將更為劇烈。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