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船舶白名單”迎來首次重大調整
2018-06-04 12:55 來源:龍de船人
刪除“對未列入公告名單的企業,相關政策將不予支持”。在運行了近4年后,《船舶行業規范條件》將重新修訂,《船舶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申報也將重新啟動,同時入圍《船舶行業規范條件》的船企(俗稱白名單船企)將不會成為金融機構對船企融資“一刀切”的標準,更多的民營船企有望獲得金融機構的支持,民營船企終于有望迎來真正的春天。
5月31日,工信部發布消息,為適應船舶行業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對《船舶行業規范條件》實施工作進行全面評估的基礎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組織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船級社等單位對《船舶行業規范條件》及《船舶行業規范企業監督管理辦法》進行了合并修訂,形成了《船舶行業規范條件(2018年修訂)》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工信部表示,通過提高行業規范條件的標準,進一步強化國家產業政策、規劃、標準的引導作用,加強船舶行業管理,深化船舶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鼓勵企業做優做強,推動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本次修訂工作于2017年4月啟動,是在對自2013年以來船舶行業規范條件實施工作進行全面評估的基礎上進行的。本次修訂進一步強調了事中事后監管和動態調整,新增了有關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并納入了國家和相關部門有關安全、環保的最新要求。修訂過程中已經在行業內開展了兩輪的征求意見,充分吸收了有關地方船舶工業行業主管部門、中央企業集團、地方行業協會及船舶企業的意見。
據了解,自2014年《船舶行業規范條件》(以下簡稱規范條件)實施以來,已組織申報、評審并公告了4批總計70家符合《規范條件》企業名單(俗稱白名單船企),對推動船舶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化解船舶行業產能過剩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加強對規范企業的動態管理,工信部于2016年又印發了《船舶行業規范企業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根據行業發展面臨的新的形勢和幾年來的工作實踐,需要對船舶行業規范條件實施工作進行全面評估,并修訂《規范條件》和相關支撐標準。經研究決定,暫停符合《規范條件》企業申報工作。待修訂工作完成后,將恢復申報。這也意味著,此次《船舶行業規范條件(2018年修訂)》征求意見稿通過的話,“白名單”船企可能將重新調整并且將恢復申報。
據了解,此次規范條件在原來的基礎做了很多調整,包括新增加了有關推進智能制造和“互聯網+”等相關要求,同時將“兩年以上無交付船舶,且無新接船舶訂單的”修改為“兩年以上未交付民用船舶或無新接民用船舶訂單的”,將原“已停產,并宣布破產或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的”修改為“生產經營處于非正常狀態,已向法院提交破產申請的”。而最重要的一條是,新規范將“列入公告的企業名單將作為相關政策支持的基礎性依據”改為“列入公告的企業名單將作為相關政策優先支持的基礎性依據”,刪除“對未列入公告名單的企業,相關政策將不予支持”。
對此,有業內人士對國際船舶網表示,此前的規范對很多非“白名單”企業影響很大,事實上有很多民營中小船企經營正常,僅僅因為一刀切的政策很難獲得銀行的融資,導致經營困難。因此,此次新規范修改的意義很大,可以看到政府在鼓勵企業做優做強的同時,也做到“一視同仁”,這對民營船企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利好。這將真正激發船舶企業尤其是民營船企的活力。
近年來,雖然國家有關部委出臺了多個金融支持船舶工業的指導意見,引導金融機構給予優質船舶企業信貸支持。但受國際船市持續低迷和部分企業破產重組等因素影響,金融機構對船舶工業的信貸政策仍持續收緊,對船企授信持謹慎態度。“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不少船企頭疼的問題。同時普遍實行差別化信貸政策,商業銀行只向大型,中小型民營船企很難得到貸款。
據悉,就在5月下旬,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組織赴江蘇開展金融支持船舶工業發展有關情況專題調研。通過調研了解到,自金融危機以來,國際航運和船舶市場持續低迷,金融機構對船舶行業信貸趨于謹慎,船舶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較為突出,船企保函開立周期較長,特別是民營船企普遍存在較大比例的融資缺口。下一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將結合調研情況,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切實可行的措施,進一步推動銀企對接和產融結合,推動我國船舶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