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ssels Value如何看中國造船企業發展趨勢
2018-10-16 12:02 來源:中國船檢
我們最近對全球造船格局中的三足鼎立到兩強爭霸的轉變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那么在中韓兩國造船業的競爭進入白熱化的階段時,中國的造船廠在各個細分領域會呈現出一種怎樣的發展趨勢,優勢與短板在哪里,希望借Vessels Value的獨家分析給行業帶來一些思考。
中國船廠在干散貨市場尤其是大型船領域占據著主導地位。盡管有一部分中國船廠已經倒閉,總體上減少了全球新造船產能,但是局勢依然如此。
中國船廠集裝箱船訂單量不斷增加。同時,也在不斷占領油輪市場。在盈利環境不佳的情況下,船東們為了維持市場份額,仍然需要更新船隊。隨著船舶承租人對中國船廠交付的船舶質量越來越滿意,中國船舶在貨運貿易商中的接受度也越來越廣,無論是小型化學品運輸船還是大型油輪。
不過,在氣體運輸船領域中國船廠則相對落后。韓國生產商依然是高規格LNG運輸船建造方面的領頭羊。中國船廠比較擅長接收LPG運輸船訂單,但在全球訂單總量中占據的比例還是很小。
中國正在大力推動天然氣在工業活動中的應用,該舉措將會提升LNG運輸船的基礎設施進口量,進一步刺激租船活動,并反過來拉動市場對中國建造船舶的需求。中國造船廠應當加大力度進軍氣體運輸船領域,未來這塊市場的重要性將遠勝于現在。
中國船東在訂造新船時明顯傾向于選擇本土船廠。干散貨航運為重工業提供著資源,例如高質量鐵礦石和富能源煤炭是船運貨物的最大組成部分。正是這種特色成就了中國在干散貨訂單方面的領先地位。
過去20年中,中國經濟已發展至頂尖水平,隨著石油需求穩定增長,中國進口石油需求量也在上升。強大的道路網絡促進了交通運輸的改善,交通運輸又刺激了燃油增長。
盡管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船廠的新船訂單并不算很多,但是它們在過去幾十年里取得了重大發展。
雖然有些中國公司向韓國造船廠訂購新船,但是這些訂單與中國國內在建船舶數量相差甚遠。由于日本在某些船型建造方面頗有聲譽,也有一些散貨船訂單尤其是小型船流向了日本船廠 。
還有一艘中國船舶在菲律賓船廠修建,算是在提醒人們船廠永遠會找尋勞動力最廉價的國家吧。鑒于大陸勞動力成本日趨上漲,中國造船廠也可能會繼續尋求海外投資市場。
21世紀前十年中期及晚期出現的航運市場繁榮導致市場上產生了太多新船訂單。在現貨市場收益喜人的環境下,船廠產能已經突破了新的極限,除了中國船東外,還有很多其他船東也在源源不斷地接收新船。
隨后引發的市場運力過剩導致許多歷史上知名的船舶持有國家退出了船舶市場,例如德國。但是航運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具有戰略重要性,這也使得2018年末期仍有新船訂單注入中國。從2015年開始直到現在,中國對市場船舶交付的控制有增無減。
全球船東2019至2021年間的新船訂購已經出現下滑。由于大多數航運現貨市場環境低迷,買家們已經減少了船舶買賣交易。然而,船舶從下單到交付所需的時間已經大幅縮短。三年在以前算是標準交貨周期。但是建造技術的進步以及多余的人力使船舶建造周期縮短了很多。這意味著2020年的訂單簿其實尚未完全填滿。
如今許多船東的資產負債表非常脆弱。干散貨船東的收益正在上升,但是過去許多年他們的回報都低于標準水平,所以也很難說他們現在是否賺到了。而油輪和集裝箱船東則在艱難求生,他們目前的市場回報只能勉強達到甚至低于船舶最低運營成本。
現在關于新船訂單最大的市場不確定性就是IMO 2020低硫燃料新規所造成的影響。許多業界人士預測舊船和燃料效率相對較低的船舶會從全球船隊中淘汰掉。如果這種情況實現了,可能會有大批船東涌向船廠。與歷史標準相比,目前未完成的船舶訂單規模較小,而且現代船舶服務壽命相對較短,意味著將來某個時刻可能會出現供應緊縮。
中國造船企業在國際航運市場的重要性不應被低估。未來幾十年中,中國航運業在大多數領域的市場份額仍將持續增長。接下來25年,或會迎來一大批新船。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