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兩年全球三分之二船廠將退出市場?僅剩60多家
2020-05-26 13:11 來源:國際船舶網
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的持續發展,造船業形勢更加惡化,新船訂單急劇減少,接單船廠數量加速減少。未來幾年全球近300家在運營船廠中將有200多家面臨手持訂單清零的困境,甚至可能退出市場。剩余的60多家船廠將成為未來全球造船業的中堅力量。
281家活躍船廠64家船廠擁有超過75%手持訂單
丹麥船舶金融公司(Danish Ship Finance)近日發布了一份長達80頁的報告,闡述了造船業在未來幾年將面對的艱難局勢。
據了解,該報告綜合克拉克森與丹麥船舶金融公司的統計數據,計算了2000載重噸以上的船舶,將手持訂單中有至少一艘2000載重噸以上船舶的船廠定義為活躍船廠。
報告數據顯示,全球正在運營的活躍船廠數量正在急劇減少。自2013年以來,已經有超過240家船廠離開了造船業,這些船廠的總產能約為1600萬CGT。考慮到當前手持訂單情況以及大部分船型領域的過剩運力,預計未來還有更多船廠將會關閉。
克拉克森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共有281家有手持訂單正在運營的活躍船廠,這些船廠總產能約為5600萬CGT。其中包括了106家中國船企、10家韓國船企、55家日本船企、56家歐洲船企以及其他地區的54家船企。
在這281家船廠中,手持訂單主要集中在64家船廠手上,這64家船廠代表了全球一半左右的船廠產能,但卻持有75%以上的手持訂單,且手持訂單一直持續到2022年及以后。該公司預計,這64家一線船廠將形成未來造船業的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丹麥金融公司列舉的64家一線船廠中,一半以上都是中國船企,共計34家。此外還有10家日本船企、5家韓國船企、13家歐洲船企以及來自其他地區的兩家船企。
“相比之下,其余217家船廠代表了全球40%以上的船廠產能,但手持訂單量卻僅占25%,其手持訂單將在未來一兩年內迅速交付完畢。今年,這些二線船廠中有114家將交付完最后一批訂單,這114家船廠總產能為750萬噸。2021年,又有106家船廠(總產能1600萬CGT)將交付完全部訂單。”
丹麥船舶金融公司警告稱,到2021年,造船業的形勢只會更加惡化,特別是日本船企,多達45家日本船廠的手持訂單即將告罄。雖然船廠產能真正關閉所需的時間往往比預期更長,但對于許多二線船廠而言,當前的手持訂單前景格外暗淡。
造船業形勢更加惡化接單船廠數量加速減少
近年來,在新船訂單下降的同時,接單船廠數量也在減少。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全球和中國有接單船廠的數量均呈下跌趨勢,且有接單船廠的數量在加速減少。2019年,中國有接單船廠數量降至僅72家。
進入2020年,全球新造船市場遭到新型冠狀毒疫情的重擊,一季度新船訂單量暴跌。根據克拉克森的統計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新船訂單量總計為233萬CGT,同比暴跌71%。
丹麥船舶金融公司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僅有35家船廠獲得了新船訂單,相比2019年的149家同比減少了70%左右。
以產能計算,今年第一季度未獲得新船訂單的船廠產能總計為3100萬CGT,成功接單的船廠產能總計僅為2500CGT。這意味著,全球總計5600萬CGT的船廠產能中,僅有45%在一季度成功接單。
這是過去幾年來該比例首次低于50%。2014年一季度成功接單的船廠產能占比高達88%,2015年這一比例降至82%、2016年繼續降至62%,2017年回升至75%,到2019年持續回升至81%。
根據丹麥船舶金融公司的報告,從2019年年初至今,全球281家活躍船廠中有127家未能接獲任何一艘新船訂單,成功接單的船廠數量則為154家。這154家船廠中59家來自中國、8家來自韓國、50家來自日本、26家來自歐洲、還有11家來自其他地區。
在丹麥船舶金融公司看來,今年第一季度這種訂單稀缺的局面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該公司預計,在未來兩到三年內不太可能出現重大訂單活動,“下一輪訂單活動可能要等到關于未來燃料組合逐漸形成共識的時候,這將會催生下一代更加脫碳、更加自動化的船舶需求”,但這種訂單潮何時會到來還無法確定。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