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重啟東亞自貿區談判挑戰何在
2015-11-14 11:22 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
11月初,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時隔三年多后的再次聚首,是在東北亞地緣政治局勢持續惡化、安全問題和主權爭議凸現的背景下舉行的。除討論雙邊關系問題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國決定重啟中日韓東亞自貿區談判。
目前世界貿易組織(WTO)多哈回合談判裹足不前,各種區域自貿區談判風起云涌,美國積極推動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成功結束,全球治理碎片化和區域化成為新時期經濟治理的常態。作為全球經濟增長動力源的東北亞經濟主要經濟體,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格外引人關注。
2012年初,中日韓東北亞自貿區談判曾接近成功。同年4月,中日就兩國貨幣互換和互相持有對方國債初步達成協議。然而,釣魚島、黃巖島等海域權益爭端相繼冒頭,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中日貨幣互換等區域合作方案都一風吹了。這三年多來東北亞風風雨雨,特別是日本在地緣政治上的嚴重右傾致使三國合作成為泡影。在這樣的背景下,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此次會晤重啟自貿區談判,意義不可小覷,機遇和挑戰同時存在。
東北亞自貿區包括中日韓和港澳臺,是經濟一體化進程比較順利的地區,一旦形成將意味著出現規模大約20萬億美元的“超級經濟體”。而且,我們把眼光放到整個亞洲版圖來觀察,東北亞自貿區成立的意義還不止于此,因為亞洲經濟的內在聯系和區域優勢,它會迅速南下與東南亞(東盟)自貿區整合,產生30多萬億美元的更大規模的經濟體。如果再掉頭向北,與中亞五國和西亞部分國家經濟整合,整個亞洲自貿區就會初步成形,其規模將超過50萬億美元。現在亞洲內部的貿易額已經超過亞洲與域外國家的貿易額。現在的TPP和估計將于2016年談成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框架協定》(RCEP),都有可能被整個亞洲的自貿區安排所覆蓋。
到那時,世界經濟版圖將重新繪制,世界經濟也將因為亞洲的持續穩定發展而再次步入強勁增長的軌道。21世紀是亞洲世紀的預言就將成為現實。中國由于自身快速發展及其與亞洲鄰國的緊密經濟聯系,在這一進程中一定會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人民幣屆時就會與美元、歐元三分天下。當然,日元還會占有相當比例。從這個角度看,全球治理多元化,尤其是世界貨幣體系的多元化也會變成現實。
當然,上面描述的是理想中的愿景。而且,只要亞洲各國尤其是中日韓和東盟以及南亞的印度等國有足夠的政治意愿和經濟動力,并非沒有實現的可能。當前的問題是亞洲的安全問題與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升溫,加上冷戰遺留的雙邊軍事同盟關系依舊、域外大國直接卷入和干預地區事務,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受到很多干擾和阻力。要克服干擾和阻力,實現亞洲的和平與繁榮,筆者以為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重點做出努力:
一是發揚“同舟共濟”的亞洲精神,修補和夯實政治基礎,以亞洲利益為重,團結協作,建立亞洲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中日韓經濟相互依存度很高,中國是韓國的最大貿易伙伴,中日盡管近年來政治關系出現“冷凍”狀態,也還是各自主要的經濟和貿易伙伴,日本還是中國游客去得最多的旅游目的地。三國已經結成事實上的利益共同體。中日韓經濟規模合起來占亞洲的70%,外匯儲備占世界的47%??梢郧宄吹剑腥枕n加快自貿區談判有著扎實的基礎和實際需要。
關鍵是日本要深刻反思,要以實際行動夯實和修補與中、韓的政治基礎。正如中國領導人在會晤日本安倍首相時強調的那樣,歷史問題事關中日關系政治基礎。政治和經濟“兩個輪子”完全脫節是不現實的。這次中日韓政府首腦首爾會晤是向正確方向邁出的第一步。
二是需要就自貿區談判確立切實可行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時不我待。如今世界經濟總體復蘇緩慢,各國、各地區都在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東亞和東北亞作為拉動亞洲乃至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更需要走在別的地區前面,盡快完成自貿區談判,進而努力建立三國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框架協定》談判中的領導地位,爭取2016年如期談成RCEP,為下一步《亞太經合組織自貿區協定》談判鋪平道路。2014年底,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舉行期間,已經就此協定的談判路線圖達成一致,表明APEC各經濟體對區域合作是有基本共識的。中日韓需要以東北亞自貿區為牽引帶個好頭,抓緊時機啟動APEC的自貿談判。
還有一個有利條件是,中日韓三國都在調整經濟結構,創新經濟增長模式。中國大力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剛剛結束的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堅持創新發展放在第一位,強調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韓國樸槿惠總統倡導“創造經濟”,日本政府提出在經濟上“革新政策”。三者在創新發展上有異曲同工之處,都希望發揮創新、創造在推動經濟發展、調整經濟結構中的獨特作用。三國可以相互借鑒、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三是充分利用中日韓三國文化相通、民心相連的優勢,堅持以人為本,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排除政治干擾,做實經濟合作,做大互利互助、合作共贏的“蛋糕”,造福三國人民,進而造福亞洲。
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周邊外交的基本方針是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的理念。周邊是中國的戰略依托,周邊安,則中國安,周邊富,則中國興?!坝H誠惠容”理念汲取中華文明的精髓,代表中國外交獨特的思想文化底蘊和合作共贏主張。
中國領導人兩年前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正是這種思想的實踐?!耙粠б宦贰贝碇袊椭苓叀⒀鼐€各國政治、經濟、文化諸多領域全新的區域和跨區域合作模式,是參與建設的國家發展戰略相互對接、經濟共同發展的全新合作道路,充分體現了中國“達則兼濟天下”、建立全球伙伴關系的良好愿望和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思想。
“一帶一路”合作多層次、多重心、多區域,涵蓋東亞、東南亞、中亞、西亞、南亞、中東、北非、東非、歐洲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把東亞和歐洲兩大經濟圈連接起來,帶動沿線國家形成經濟走廊、經濟帶,共同發展,共同繁榮。這種“大圈套小圈”、“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的跨區域發展模式,堪稱前無古人。習近平主席用“集體大合唱”來形容“一帶一路”,十分貼切。其思路是以“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和民心相通”為核心,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抓手,促進各國的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共鑒、合作共贏。
中日韓三國處于“一帶一路”的核心區,可以而且完全應該就此倡議進行深入討論,從中尋找廣泛的雙邊、多邊合作機遇,共同推動落實這一合作倡議。
四是盡力排除域外國家的各種干擾,避免陷入地緣政治的“零和”博弈陷阱,堅定不移地推進中日韓自貿區談判。
隨著國際格局的變化,美國近年來對外戰略在三大戰略板塊的分量上做出調整,在歐洲和中東主要呈現戰略收縮,雖然近期中東亂局又起,烏克蘭危機持續發酵,但大的收縮格局沒有變化;而重點加強在亞太的存在,把更多的戰略資源配置在西太平洋地區。近年來東亞地區中美地緣政治互動復雜化,出現一些摩擦,正是美國戰略調整的表現。在這種調整的框架里,美國努力加強與日本等軍事同盟國的聯系,在中國與日本等少數鄰國的爭端中選邊站隊,使一些矛盾尖銳化、國際化。
不少學者認為,這主要是中美對地區的影響力出現了變化,或者說這種影響力變化帶來了現實和心理的沖擊,美國對華“戰略焦慮感”增強,兩手策略中牽制、遏制的一手增強。最近,美國借口維護南海航行自由,派“拉森”號宙斯盾導彈驅逐艦非法進入中國南海群島有關島礁鄰近海域,挑釁滋事,就是新的例子。當然這并沒有改變中美關系的大局。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建設新型大國關系共識依然是今后雙邊關系發展的大框架。
問題是,美國作為在亞太有重要利益的域外大國,對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一直采取消極態度。三國都需要做美國工作,消除美國的疑慮和狹隘的地緣政治考慮,讓美國清楚中日韓自貿區形成后,對美國經濟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美國對亞太的貿易和投資,現在已在美國整體貿易投資中占“半壁江山”還多。一旦三國形成更大的貿易區,市場規模會擴大,投資會更加便利,中國倡導的合作共贏會體現得更加充分。
(作者:何亞非 系國務院僑辦副主任、外交部前副部長、G20Sherpa)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