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性整合 中國港口集團總公司醞釀成立
2016-04-05 10:59 來源:微港口
消息人士透露,繼2013年3月14日中國鐵路總公司正式成立、2016年2月18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掛牌之后,類似鐵路、航運層面的全國性整合,港口層面的深層整合、大變革將接踵而至,未來或將醞釀成立中國港口(集團)總公司。
根據方案設想,中國港口集團總公司將統轄中國大陸港口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和發展,分為四級架構,全國層面設立集團總公司,為國有資產運營與管理公司;二級層面設立長江港口集團、省級港口集團、區域性港口集團等,為地區性業務管理公司;三級層面設立專業類的港口生產型公司,為業務經營型公司;四級層面按具體作業點設立碼頭公司,為裝卸生產操作類公司。另外,在港口核心主業之外,全面剝離港口的非核心業務資產,成立輔助性服務、投資財務類、地產金融旅游貿易能源等多元業務類的二級集團。
醞釀設立中國港口集團總公司,是為了深入推進港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質性進行港口資源整合,解決港口區域性和結構性產能過剩,解決現有港口同質化惡性競爭頑疾,促進東中西部地區港口平衡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最終達到港口的資源利用、效率優先、轉型升級,協調發展、做強做優的目的。
中國港口集團總公司將通過綜合分析港口所在區域的產業布局、服務功能、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綜合交通配套、腹地范圍等,將內部統籌規劃與協調現有各地港口的定位、布局,相鄰港口碼頭按需布局、真正實現錯位發展;統一進行大中小型港口的業務規劃,分層定位和發展國際主樞紐港、地區性樞紐港、支線喂給港,按發展層級,實現合理分工合作及匹配,充分發揮出主動脈、動脈和毛細血管各自的作用,實現各自的良性發展;通過大一統,大家變一家,實現資源要素在總公司內部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最大限度地節約港口岸線資源,提高泊位生產利用率,提高服務效率;成立中國港口集團總公司,將完全實現企業化運作,去地方行政化,去港口職能化,按照市場規律運作,投資和收益掛鉤,生產和效益掛鉤,解決碼頭項目盲目建設忽視收益,重吞吐數量規模不重經濟效益的粗放型發展等現有弊病。
看了此份方案設想,分析師鄭平發表評論認為,此方案雖然石破天驚、大膽出奇,執行有一定難度,但也有一定可取性:
一是在早年我國港口體制改革以來,港口下放地方后,地方政府對港口發展日益重視,建港熱情空前高漲,爭先恐后,大建快上,各自為政,突破規劃,港口發展局面出現了產能快速釋放,絕大多數港口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現象,同質化嚴重。由于港口行業進行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適度超前建設,在目前上游鋼鐵、煤炭等行業大幅去產能的供給側改革過程中,作為下游服務行業的港口,未來也將被動地面臨自身及上游傳導下來的產能過剩的問題,需要加快研究進行供給側改革,僅靠各地方,是沒有動力、也沒有能力去解決上述問題,靠行業主管部門,也很難解決各自地盤上的已建港口產能。港口產能消化和內部調整,只有在一個全國性的港口企業內部,各地利益和部門利益才能更好協調、平衡,也相對更好地按照市場化方式、按照資源利用最大化方式進行產能出清。
二是近年來港口間的整合都局限在一城一港,或者在同一省市內的跨地域整合,從來沒有超出一個省市,整合力度有限。但實際上在港口競爭激烈的區域,往往分屬不同省市的港口碼頭,僅僅是隔水相望,往往就是眼睛和鼻子的距離。即便真正進行資源整合成功的港口數量,目前在全國也屈指可數。這種一地地方政府或交通主管部門主導的整合很難從根本上解決掉港口碼頭重復建設、過度競爭、資源浪費、效率低下的問題。目前需要從全國一盤棋考慮,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港口資源整合受制于行政區劃、畫地為牢的現狀。
三是成立中國港口集團總公司,可以專治各種不服、較勁、明爭暗斗等現象,擺脫粗放發展、惡性競爭的局面;港口岸線、陸域土地、資金、政策等資源要素,按照市場最優方式進行配置,而不是按照長官意志、政績工程、胳膊粗壯、本位訴求等等方式去進行配置,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產生更大效率、效益和效應。
四是成立中國港口集團總公司,可以為國企改革探索解決人事安排上的政企不分的問題,橋歸橋、路歸路,政企真正分離,不再由地方政府部門官員轉任港口企業負責人,由最專業的人做最專業的事,將港口企業精英放到最合適的領導位置,完全實現港口的企業化和獨立化運作,還可打破地域屬性,實現業務技能人才、管理人才等跨地域交流任職,實現港口的業務水平和管理水平整體提升。
五是可大幅提升港口話語權,與鐵路、航運等巨頭企業增強對等合作,更好地進行規劃協調,更高效進行運輸物流的組織、銜接,打破物流屬地分割、條塊分割局面,按照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發展,重新優化組織,發展全國一體化現代物流,從而提高物流運行效率,節省社會物流成本。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