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港口發展可期
2016-07-28 11:32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海上絲綢之路”戰略自2013年10月公布以來,經過近三年的市場實踐,由中國沿海港口經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以及由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等方向的運輸大通道上,已經誕生了許多中國企業參與的港口項目。目前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埃及、希臘、比利時等國的港口背后均有中國企業的身影。
日前在上海舉辦的“首屆‘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高峰論壇”上,上港集團總裁嚴俊表示,從港口企業的角度來說,“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可以讓像上港集團這樣的中國企業參與到沿線國家港口的投資、建設及運營中,還可以參與到整個港口后方與物流相配套的一些港口業務拓展的相關業務。此外,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港口的合作,可以在信息化建設上有所建樹。
中國企業對于“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港口的投資熱情,源于其未來發展的巨大機遇。
沿線海運量可觀
“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人口、GDP、貿易在全球的占比均超過五成,從而導致整個“海上絲綢之路”沿線航線的集中度要高于其他區域。從嚴俊提供的2015年全球各區域集裝箱海運進出口量占總量的比例來看,“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相關區域海運量占全球近七成。
沿線區域如此大的海運量,必然催生大量連接貿易的重要節點——港口。2010年,“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港口中有37個港口入圍全球前100大集裝箱港口,總吞吐量達到2.48億TEU,占比為57%,其中東北亞、東南亞、南亞和中東有31個港口,吞吐量達到2.38億TEU,占比為55%。去年,入圍全球前100大集裝箱港口中的“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港口有44個,總吞吐量達到3.35億TEU,占比為62%,其中東北亞、東南亞、南亞和中東有41個港口,吞吐量達到3.26億TEU,占比為60%。
基礎設施需求大
盡管近幾年面臨需求疲軟,一些港口增長出現下滑,但這并不代表今后這些港口的發展會持續下滑。“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尤其在東南亞,還存在著大量的內在需求。亞洲開發銀行的數據表明,在這些主要的亞洲國家里,2010—2020年,年均投資需求約0.73萬億美元,總體投資需求約8萬億美元。從投資方式來看,68%的投資將用于修建新產能,32%用于維護或更換陳舊的設施;從投資領域來看,31%的投資額將用于運輸領域。
嚴俊表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還有很多港口設施較為落后,尤其是碼頭作業和港口物流的運作效率較低,連而不通,通而不暢,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