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AV黄色片|好看的国产免费观看网站|国产毛片在线看|国产欧美日产久久|久碰

您的位置:港口>管理
管理

福建港口:重拳出擊 港口整合持續深入

2016-01-15 11:14  來源:東南航運


產業轉型升級是“十三五”經濟發展的主線,整合是港口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港口跨區域整合,不是簡單區域協調,而是利益再分配問題;不是規模越大越好,而要真正提高效益,帶動相關區域經濟發展。


福建港口根據港口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整合,“管理層合并”也成為福建港口整合中的重要特點。隨著福建港口整合成效的日益顯現,持續深入的港口資源融合之路還需繼續。

重拳出擊

面對航運低迷現狀,福建港口如何做大做強?港口整合成為突破口。

自2009年起,福建省密集出臺扶持政策,一系列港口整合的組合拳持續推出。如《關于加快發展港口群促進“三群”聯動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快海西港口群發展十條措施》、《關于加快港口發展的行動綱要(2014—2018年)》等。這些政策措施明確重點支持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對省內其他港口碼頭資產進行重組,至2018年形成國內有重要影響的兩大港口龍頭企業,統籌建設經營全省公用碼頭,打造一流的公用碼頭運營商和港口物流綜合服務。

港口整合重組由此正式拉開序幕。大港口建設成為其中重要的環節,有效帶動產業大集聚,臨港工業戰略布局正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福建省港航管理局透露,近5年來,福建省港口投資年均超過百億元,位居全國11個沿海省份前列。加快港口建設成為福建省建設海洋強省、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樞紐的重要基礎。

一大批符合各自港區定位的大型泊位正在布局:廈門海滄14號泊位,是我國首個全自動化碼頭,項目建設將引領福建省集裝箱碼頭向信息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可門港1-3號泊位建成后可同時靠泊2艘30萬噸級散貨船,將完善羅源灣南岸碼頭散雜貨接卸能力;古雷港區古雷作業區共規劃布置90個泊位,其中深水泊位61個,形成綜合通過能力接近2億噸,能滿足古雷石化基地的需求。

主打大宗散貨運輸的羅源灣北岸,已吸引億鑫鋼鐵、德勝鋼鐵、三金鋼鐵等鋼鐵巨頭進駐,一座“百億冶金城”正在崛起;在湄洲灣南岸和廈門古雷港區的“兩液”核心港區,中化、煉化、翔鷺化纖等石化產業相繼入駐,帶動合成材料、有機化工、精細化工等產業發展;在漳州龍海、招商局開發區,匯聚以諾爾港機、泰華、豪氏威馬等為代表的海洋裝備產業集群,實現產值上百億元,同時,儲備中轉、船舶修造、物流配送等一批關聯企業也開始在福建省各大港口集聚,發展壯大。

運營一體化

多家經營主體是造成行業秩序混亂的最大原因。多家經營主體讓海岸線分割,不利于福建港區碼頭資源的配置使用。隨著國際集裝箱運輸發展迅速,大型化、專業化已成為總體趨勢。通過聯合經營、資產重組等方式培育龍頭,可聚合發力,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從而提升福建港口對外整體競爭力。為此,福建港口在整合過程中致力于打造推進港口運營一體化。

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全力推進港口企業合作與整合。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推動旗下福州港務集團與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對福州港集裝箱碼頭實行一體化整合重組,整合成立的3家集裝箱企業統稱“福港集箱”。通過海鐵聯運開拓貨源,2014年10月31日,江陰港區海鐵聯運啟動。海鐵聯運為福州港自身拓展內陸腹地的同時,更與江西等全國鐵路網銜接,將港口服務延伸至江西等內陸廣大地區,為內陸省份貨物提供了一條便捷的出海新通道。作為海峽西岸唯一國家指定的汽車整車進口口岸,江陰港區已建成整車進口口岸一期工程。截止2015年11月,福州港江陰港區江陰港區年整車進出口量已達到10,075輛,首次突破年度萬輛大關。

福州港正通過一體化整合優勢,進一步開辟航線、拓展散改集、國際中轉等增量業務;從單一的碼頭建設經營,轉向碼頭和腹地并進建設,充分利用向莆鐵路和江陰鐵路支線的優勢,拓展海鐵聯運業務,推動陸地港建設,擴大港口輻射范圍。

廈門集裝箱碼頭企業也在探索一體化運營之路。2013年12月,廈門集裝箱集團正式成立,吸收合并原海天、象嶼、國貿、海滄港務等4家碼頭公司的25個泊位,把碼頭市場上70%的集裝箱碼頭資源整合在一起。廈門集裝箱片區采取“新設合并+同步出資”方式,由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廈門國際港務公司、廈門港務物流公司等7家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擔負起廈門港口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在海天、象嶼、國貿三個事業部為基礎建制的運營架構上,廈門碼頭集團開始進行港口服務資源與航線業務的均衡配置,系統提升港口資源利用率。“深水深用,淺水淺用”推動了廈門港的轉型升級,東渡港區重點發展近洋、支線和對臺航運業務,海滄和嵩嶼港區重點發展遠洋干線業務。

與此同時,福建省交通集團聯合莆田市國資委以莆田港務集團為平臺,以定向增發收購及股權劃撥的方式,整合原莆田港務、八方港口、湄洲灣港口以及莆頭港口,實現對東吳、莆頭、秀嶼三大作業區的公共碼頭一體化經營。整合后,湄洲灣北岸的相關港口資源以資產重組的形式注入莆田港務集團,并由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絕對控股。而湄洲灣港借助向莆鐵路,全力打造輻射中西部地區的黃金出海口。莆田港務集團將通過培育港口產業鏈相關業務,實現港口與后方臨港工業的鏈條效應和規模效應。

深度融合

近幾年,福建通過重組、兼并和合作的方式,實現廈門港和福州港區碼頭業務、品牌和管理的統一,初步解決“一灣兩港”問題。但是,由于一些關系尚未理順、改革尚不到位,港口設施結構性問題、區域內港口同業競爭依然存在。在全省3752公里的海岸線上,分散著477個碼頭,其資源優勢難以顯現。

在生產性泊位、10萬噸至30萬噸以上泊位數量以及“散、液、集”泊位等級上,福建港口建設均超過臺灣,但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建成港口泊位利用率卻不及臺灣,同在一條海峽上,港口業發展卻差距懸殊。如高雄港2014年國際中轉業務占47.4%,而廈門港僅占9.8%,福建每年還有七八十萬標箱要經高雄港中轉。

2015年11月,福建省政協常委會關于“加快推動港口功能整合”的專題協商會上,與會者達成通過整合達到港口整體效應的共識,并提出應持續深入融合才能達到改革成效。

福建省政協常委會認為,抓住港口功能整合,就抓住了發展港口經濟的要害。港口功能整合,不是“1+1=2”,而是“1+1>2”;整合不是行政命令的拆并,而是功能的優化和融合,形成港口資源的協同效應。整合不能滿足于表面形式,而是要通過資源的重布甚至重構,達到聚變效應。其實質是改革舉措的一種,須破除各自為政的體制障礙,還要破除各自為大的思想藩籬,醫至深處方可得奇效。在港口功能整合方面,通過持續的深度整合,方能根治頑疾,達致改革的目標。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郭振家建議“要進一步理順港口管理體制機制,籌建福建省海洋港口發展委員會,根據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原則,建立完善省級航道管理機構與地方政府的聯動機制,理順沿海航道、內河航道和通航建筑物建設管理體制機制;健全港口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養護制度。”同時,還要從深化港口改革、強化港口資源整合、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拓展港口腹地等10個方面破解難題,為港口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港口集疏運通道是連接港口與腹地的重要紐帶。黃希敏委員建議,港口功能整合后,通過重點發展“兩集兩散兩液”核心港區(即以集裝箱運輸為主的廈門港海滄和福州港江陰,以大宗散貨運輸為主的羅源灣可門和湄洲灣北岸,以液體散貨運輸為主的湄洲灣南岸、漳州古雷),發揮核心港區大型專業化泊位和完善集疏運體系的比較優勢,盡快提升本省港口整體競爭力和服務水平。

“臺灣緊鄰福建,研究關注臺灣港口業的現狀和發展動向,借鑒其經驗,應對其變化,對福建港口業具有重要作用。”胡政委員建議,進一步強化從“資源開發導向發展”向“戰略導向發展”轉變、從“新增資源投資推動發展”向“整合存量港口資源效益型發展”轉變、從“建設全能型港口”向“培育專能型港口”轉變、從“鼓勵各地盡力發展”向“全省統籌理性發展”轉變。福建港口整合雖成效初顯,但仍需繼續深入融合,達到整合初衷。
[上一篇]    [下一篇]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