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航運業正在發生的三大根本性變革
2019-05-07 11:55 來源:經濟日報
當前,全球貿易和航運業面臨來自外部與內部的雙重挑戰,我國航運業正在發生動力、運力、服務三大根本性變革。一是從出口為主,逐步轉向出口與進口并重;二是對超大型集裝箱船舶的追逐更趨理性,不再一味以“大”為美;三是走向跨界融合,積極發展航運電商,提供高效服務手段。
近年來,全球貿易和航運業面臨來自外部與內部的雙重挑戰。同時,跨境電商、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業態的出現,為航運業突破創新、走向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動力。近日,“2019首屆中國(東疆)航運產業周”在天津濱海新區東疆保稅港區開幕。來自300余家機構的800多位專家學者,把脈產業發展趨勢,探討航運業發展方向。
專家們一致認為,我國航運業正面臨多種因素同頻共振的關鍵發展“節點”,開拓創新、合作轉型將成為航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動力變革:從單一出口到進出口并重
2018年,全球國際貿易量增速低于2017年。不僅亞洲貿易量增速下降,歐洲貿易量增速回落,而且中南美洲貿易總額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對此,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專家委員會專家張國慶說,“我國航運業要作出調整,做好自己的事,在不斷變化的貿易環境中求生存、求發展。未來貿易環境可能更加嚴峻,航運業發展要靠講服務、拼管理、求效益,在全產業鏈上提高效率”。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推進,我國對外進出口貿易額也在增長。2018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1.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6.3%,高于同期外貿增速3.7個百分點,占外貿總值的27.4%。
對此,國際海事組織大使、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徐祖遠認為,“我國航運業正在發生根本性變革。首先,我國已從出口為主,逐步轉向出口與進口并重的貿易方式。去年上海進口博覽會累計成交578億美元,為帶動航運業發展起到了支撐作用。外國企業組團來華將成為我國商業貿易活動新常態,為航運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沈蕾則認為,我國自貿試驗區相關政策不斷完善、區域經濟蓬勃發展,也將為我國航運業打開新的發展空間,“2018年,國務院正式批復天津明確128項改革任務,作為天津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重要載體,東疆保稅港區正全力拓展海關特殊監管區功能。跨境電商、平行進口汽車、保稅物流、國際郵輪配送等貿易新方式,必將為航運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據統計,天津東疆保稅港區2018年進出口額達199.29億美元,位列全國保稅港區榜首。
運力變革:船型不再以“大”為美
隨著全球海運貿易發展、造船技術進步以及全球干線和樞紐港建設,船舶大型化進程不斷加快,大型船舶占比不斷提升。近50年來,集裝箱船的最大載箱量從1970年的188標箱,增加到2018年的2.2萬標箱,單船從3353載重噸增加到21.7萬載重噸。
推動船舶向大型化發展的動力,主要是因為規模經濟。據測算,2萬標箱型集裝箱船的單箱成本比1.8萬標箱型集裝箱船降低2%左右,2.5萬標箱型集裝箱船的單箱成本則比2萬標箱型集裝箱船進一步降低5%左右。在降成本的驅動下,船東、船務公司紛紛推動集裝箱船舶走向大型化。
但是,大型集裝箱船舶對港口水深、裝卸效率、集疏運條件等有著嚴苛的要求。在經濟性方面,超大型集裝箱船對海運貿易波動極為敏感,過低的裝載率很可能讓船東無法盈利,甚至出現虧損。以亞洲至歐洲的西行航線為例,裝載率可達99%;但從歐洲至亞洲的東行航線裝載率常處于50%左右,直接影響了超大型集裝箱船的經濟性。
在運價方面,根據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2018年上海至歐洲的平均運價為822美元/標箱;在2010年最高時曾達1772美元/標箱。大幅降低的運價,讓船東在訂購超大型集裝箱船舶時會更加謹慎。
同時,超大型集裝箱船舶的裝卸也對港口通航條件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目前亞歐航線28個大型港口中,至少有7個因為吃水、吊橋等原因無法接納2.2萬標箱型集裝箱船。
此外,超大型集裝箱船舶進出港時容易導致航道、港口擁堵,增加港內作業時間和停靠成本,降低通行效率。
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1.8萬標箱及以上超大型集裝箱船訂單量達到創紀錄的61艘,但2016年訂單量則降至零。這說明船運企業對超大型集裝箱船的追逐趨于理性。
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天津公司副總經理劉鳳華認為,“航運企業要始終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中遠集裝箱正在建立集裝箱標準化服務體系,加快港口之間的物流通道建設,量身定制各類集裝箱,推進集裝箱標準化、綠色化體系建設”。
服務變革:航運電商探索新路
2018年10月份,供應鏈軟件服務提供商E2Open收購全球最大的航運電商平臺INTTRA。今年2月份,國內領先的一站式國際物流服務平臺——“運去哪”網完成數千萬美元B2輪融資。航運電商平臺越來越受資本青睞,為傳統航運業轉型升級探索著新路子。
“運去哪”CEO徐楊表示,“傳統航運業最大的痛點是訂單特殊化。我們的APP可以讓貨主清晰定位其每一票訂單,提供全程物流體驗。同時,我們將為上下游客戶、供應商提供數據支撐和分析,讓航運業發展更理性、更健康”。
原色咨詢合伙人鄭曉丹說,“對國際貨代業務如何轉型升級有兩種聲音,一是傳統國際貨代產業將在鏈條上下游開展跨界融合,二是國際貨代業務將實現數字化轉型”。
天津榮易達總經理馬震認為,“航運電商的優勢是提供標準化運營方式,通過金融結算、線上支付等環節,讓航運電商更占優勢。目前,我們的國際物流結算平臺實現了境內業務以美元結算,并提供電子發票、人民幣跨行支付、美元支付、人民幣代繳費、在線購匯等功能”。
作為京津冀和“三北”地區的海上門戶,天津港正在向現代綠色智慧樞紐港口邁進。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褚斌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隨著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港口的效率持續提升。今年一季度,船舶到港的直靠率增長至12%,增幅達34%,陸運的收發箱效率提高了7.2%。無人駕駛電動集裝箱卡車、傳統人工碼頭智能化改造以及窄帶物聯網示范工程等,都將融入電子商務平臺”。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