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I:船企背景碼頭運營商的整合之路
2016-05-24 11:14 來源: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
港航一體化的行業特征注定了碼頭經營商與航運企業之間緊密的裙帶關系,在全球碼頭運營商中,便有AP穆勒碼頭(APM)、中遠太平洋(COSCO)、碼頭投資集團(TIL)、中海碼頭(CSTD)、韓進(Hanjin)等一系列全球碼頭運營商都以航運企業作為集團母公司。而在2015年這一特殊時期,隨著中國兩大航運企業的整體整合,全球碼頭運營商的勢力又將發生新變化。
航運企業背景的全球碼頭運營商市場份額保持穩定
根據德魯里最新全球碼頭運營商報告(2015),在前22大全球碼頭運營商中,與航運企業緊密相關的運營商達到14個,數量占比高達63.6%。航運企業背景的全球碼頭運營商權益吞吐量在全球碼頭運營商總量中占比39.6%,占全球集裝箱港口吞吐量的18.1%,與其航運企業集裝箱船舶運力69.1%的份額相較仍較低,主要受部分國有港口和本土企業經營港口所限,但在碼頭運營商投資中的比重已十分突出,今后圍繞航線的碼頭資源調整或將更加頻繁,而航運企業的經營策略直接影響著全球碼頭布局的發展方向。
航運企業收益下滑,碼頭資產保值增值
在經歷了數十年的航運繁榮期后,受國際經貿環境不景氣影響,當前港航產業正處于漫長而低迷的恢復期。以四大典型全球碼頭運營商來看,完全專注港口經營的和記黃埔、新加坡國際等全球碼頭運營商,在權益吞吐量及經營收益方面均略遜于具有航運企業背景的全球碼頭運營商所投資的港口帶來的回報,即使經營收入有所提升,但在盈利能力方面仍不及航運企業背景的運營商。一方面是在聯動關系下集團船舶會優先選擇集團投資的碼頭進行作業,另一方面是在貨量同樣增長的情況下,航運企業背景的碼頭運營商可以為貨物提供一系列全程物流供應鏈的增值服務,有助于碼頭經營商企業效益的提升。
航運企業碼頭運營商謹慎出手
即便有航運公司航線優勢的支持,但近年航運企業碼頭運營商的擴張仍顯得十分謹慎,甚至一些運營商為擺脫財務窘境,不惜轉讓出售碼頭資產,例如地中海航運、達飛輪船雖有購置新碼頭,但旗下碼頭資產總體保持減少態勢,尤其達飛輪船旗下的Terminal Link碼頭運營商減量明顯;日韓等航運企業同樣受集團公司經營收益下滑影響,陸續出售部分碼頭資源,僅中遠太平洋、中海碼頭等資金相對無憂的碼頭運營商有收購擴充之舉。
航運企業抱團取暖,碼頭資源相繼整合
近期,動作最大的莫過于中國兩大航運巨頭的牽手整合,隨著集團業務的全面融合,兩大航運集團對于旗下碼頭資產的整合也勢在必行。按其計劃,整合后的中遠太平洋與中海碼頭將在迪拜環球之后,躋身第五大全球碼頭運營商(權益吞吐量)。在經營策略方面,仍將繼續貫徹“四個著力點”方針,順應船舶大型化的趨勢,把握樞紐港的發展機遇,持續優化控股碼頭的經營模式,提升中遠太平洋的品牌價值、并配合中遠集團船隊的全球發展戰略和航線布局,致力推進碼頭全球化布局。
通過此次重組,中國遠洋在集裝箱船隊運力規模和航線網絡支持上,將實現全面增長,集裝箱船隊規模將達到158.3萬標準箱,占全球運力規模的8%,碼頭數量將達到39個,泊位數量172個,成為全球第四大集裝箱班輪公司和以權益吞吐量計全球第五大碼頭運營商。
具體到重組方案,兩家航運央企旗下的四家上市公司將打造四大服務集群:
1)中國遠洋通過租入并經營中海集運集裝箱船舶和集裝箱,收購中海集運經營網絡,并出售干散貨航運資產,成為專注于集裝箱航運服務的上市平臺;
2)中遠太平洋通過收購中海港口,出售佛羅倫租箱業務,成為專注于全球碼頭業務發展的上市平臺;
3)中海集運通過將集裝箱船舶和集裝箱出租予中國遠洋,同時出售集運配套業務和中海港口股權,收購中遠和中海集團租賃類、金融類資產及股權,成為航運金融服務平臺;
4)中海發展通過收購大連遠洋,出售中海散運及其他散貨資產,成為專注于油品運輸業務、LNG運輸業務的油氣運輸上市平臺。
由此,不僅碼頭業務自身的整合,航運企業、航線網絡,乃至整個物流與綜合航運服務產業鏈的整合,將對碼頭業務發展產生明顯的積極作用,例如航運金融加快碼頭投資融資靈活性等。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