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沿海港口發展回顧與2020年展望
2020-01-02 13:37 來源:中國港口
時間是萬物的尺度,刻寫下中國港口發展的不平凡歷程。
2020年的新年第一天,讓我們一起回顧昨天與展望今天……
一、2019年經濟、貿易發展和2020年展望
1.2019年世界經貿持續放緩,2020年不確定性將繼續增長
世界經濟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調整期。2010年之后全球經濟增速總體上處于下行階段,2017年出現微弱反彈之后,2018年繼續下滑,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10月份預計,2019年經濟增速只有3.0%(低于2019年初3.5%的預期),較2018年放緩0.6個百分點,創世界金融危機后新低。
發達經濟體減速。發達經濟體工業出現技術性衰退,制造業疲軟,美國、歐元區、日本制造業PMI分別連續4-11月8個月處于榮枯線以下,拖累經濟增長降至1.7%。其中,美國仍是發達經濟體引擎,預計增速為2.4%、放緩0.5個百分點,歐元區經濟將增長1.2%、放緩0.5個百分點,日本增長0.9%,與2018年基本持平。
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普遍回落。預計增長3.9%、放緩0.6個百分點,其中中國、印度預計全年保持6.1%-6.2%的增長,依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但增速有所放緩。俄羅斯、巴西、南非等其他金磚國家經濟增長均保持1%左右低速。
世界貿易增速大幅下滑。全球保護主義抬頭、經貿摩擦愈演愈烈、地緣政治沖突等都給世界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2019年以來世界貿易繼續深刻調整。中美經貿摩擦不斷升級,貿易談判跌宕起伏,雖然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但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全球貿易保護逐步抬頭,原有體制、秩序、規則受到沖擊,IMF預計全年商品和服務貿易增長1.1%、大幅放緩2.5個百分點。
展望2020年,全球經貿形勢更加復雜多變,不利因素明顯增多,發展不確定性繼續增強,經貿摩擦懸而未決,負面影響短期內難以消除,實體經濟衰退加大全球金融風險,全球投資者信心不足,且隨著貨幣刺激政策邊際效應弱化,政策空間有限。另外美國大選、地緣政治緊張、民粹主義蔓延、英國脫歐等等,“黑天鵝事件”可能對世界經濟增長造成意外沖擊,2020年全球整體經貿發展狀況將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觀,與2019年水平基本持平甚至進一步下行的風險依然較大。
2.我國經濟2019年實現預期增長,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需做出堅實努力
面臨世界經濟持續放緩、中美經貿摩擦持續和食品價格大幅攀升等錯綜復雜國內外因素影響,通過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年GDP預計增長約6.2%,較2018年放緩0.4個百分點,其中前三季度分別增長6.4%、6.2%和6.0%,運行仍在合理區間。從需求側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看:
(1)固定資產投資有所放緩,制造業投資創新低
固定資產投資不斷下行,民間投資下行更為明顯,2019年1-11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3.4萬億元,同比增長5.2%,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0.7個百分點,創歷史新低。其中制造業投資不斷觸及新低,僅增長2.5%、放緩7.0個百分點,是有分行業投資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史最低增速;房地產投資小幅加快,同比增長10.2%、加快0.5個百分點;基建投資穩步回升,同比增長4.0%、加快0.3個百分點。前三季度資本形成總額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19.8%,拉動GDP增長1.23個百分點。展望2020年,逆周期調節將繼續支撐投資增長,積極的財政政策將加力增效、環保政策更加理性,減稅降費政策逐步顯效、營商環境大幅改善、企業融資環境轉向寬松;地方政府專項建設債券有望繼續加碼并加快發行,從而促進基建投資回升。另外5G、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以及城市停車場、城鄉冷鏈物流設施等補短板工程將繼續發力,但是房地產市場將面臨調整壓力。預計固定資產投資有望筑底企穩,增速在5%左右。
(2)經貿摩擦影響逐步深化,我國外貿大幅下滑
2019年以來,受到外部世界貿易走弱、中美經貿摩擦升級等影響,1-11月我國外貿進出口額4.14萬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2%,其中出口下降0.3%、進口下降4.5%,貿易順差同比增長28.4%,前三季度外需對經濟的貢獻率達19.6%,拉動GDP增長1.2個百分點。其中為減輕關稅影響,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商提前出貨逐步結束,對雙方貿易影響進入實質性階段,2019年中美貿易下降15.2%;對歐盟、東盟進出口分別增長2.8%和7.5%,東盟超越美國成為我第二大貿易伙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邊貿易增長4.0%,均高于同期外貿總體增速。隨著我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多元化戰略實施取得進一步成果。展望2020年,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復雜,中美博弈具有長期復雜性,貿易保護主義影響加深,經貿摩擦的后續影響逐步顯現,我國出口面臨較大壓力;國內方面,生產和需求均存在調整壓力,經濟增長穩中趨緩,市場需求存在減弱苗頭,進口需求難以明顯改善,預計2020年外貿進出口同比下降約3.9%(美元計價),其中出口下降3.0%,進口下降5.0%。
我國仍然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持續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將在擴大市場開放、完善開放格局、優化營商環境、深化雙邊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等方面采取措施,同時我國超大經濟規模帶來發展優勢、強大國內市場提供巨大需求、有力的外貿扶持政策創造良好環境,我國對外貿易有望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我國外貿創新能力持續提升,貿易多元化戰略有效落實,穩外貿政策措施堅定有力,對外貿易的發展質量將進一步提高。
(3)消費形勢總體穩定,繼續發揮“壓艙石”作用
2019年,在外需、投資走弱的情況下,居民消費總體保持穩定增長,發揮著經濟增長“壓艙石”和“穩定器”的作用,1-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3萬億元,同比增長8.0%,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1.1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0.5%,仍然是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引擎,對經濟增長的拉動達到了達到3.75%。汽車、住房消費逐步趨冷,1-11月全國汽車產銷量分別同比下降9.0%和9.1%,對總消費的下拉作用顯著。由于房地產市場較為穩定,對與購房相關的居民支出的帶動作用明顯趨弱,裝修裝潢、家具家電等銷售情況持續偏冷。展望2020年,促消費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就業和收入形勢總體穩定、消費短板加速補齊,均支撐消費平穩增長提供支撐,隨著各地銜接政策進一步明確,汽車消費有望觸底企穩,對消費的下拉作用減弱。消費需求將保持總體平穩運行,綜合預計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左右。
綜上分析,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國際環境依然復雜嚴峻,中美經貿摩擦影響依然存在,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但是我國經濟具有超大規模性,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供給體系不斷優化、消費市場潛力巨大,調控政策仍有一定空間。國民經濟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國內發展的韌性、潛力和創新活力,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最后一步”做出堅實努力。預計2020年全年GDP增長6.0%左右。
二、2019年沿海港口發展回顧
1.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基本實現原預期增長
2019年沿海港口吞吐量預計將達到91.7億t,同比增長4.0%(外貿增長4.8%、內貿增長3.2%),基本實現原預期增長,較2018年放緩0.3個百分點,下半年在煤炭、礦石、原油等大宗貨類進口增長的帶動下,全年走勢前低后高。從歷史趨勢分析,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速增長逐步下臺行,“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沿海港口平均增速分別為18.5%、13.5%和7.5%,“十三五”前四年降至4.5%。隨著沿海港口低速增長成為常態,轉型升級、建設世界一流港口將成為港口實現高質量發展重要標志。
(1)港口能源類大宗散貨外貿運輸保持較快增長
進口煤炭快速增長,港口煤炭運輸總體需求平穩。2019年沿海港口煤炭及其制品生產總體較為平穩,將達到16.5億t,同比增長0.7%左右,繼續保持沿海港口第一貨類位置。
2019年以來,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煤炭需求總體不旺,1-11月全國煤炭消費量約為35.5億t,同比增長0.8%,火力發電同比增長1.6%,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4.6個百分點。隨著先進產能不斷釋放,全國原煤產量達到34.1億t,同比增長4.5%,國內煤炭價格逐步下滑,12月中下旬,秦皇島港動力煤(5500大卡)平倉價格較年初下降約6.4%,煤炭企業、電廠、港口庫存均處于較高位置。在此背景下,港口煤炭內貿運輸低迷,全年北方港口煤炭下水量預計達到8.03億t,同比下降1.3%。
煤炭外貿進口呈現“前低-中高-回落”態勢,一季度沿海港口外貿煤炭進口增速同比下降7.2%,二季度尤其是下半年以來隨著國內煤炭價差不斷擴大(紐卡斯爾動力煤現貨價格年內降幅達到35%左右),外貿煤炭競爭力逐步增強,疊加2018年由于政策限制出現低基數影響,港口煤炭進口增速大幅攀升,年末隨著進口限制政策的逐漸發揮作用,外貿進口煤炭迅速增長勢頭有所回落。預計全年沿海港口外貿煤炭進口量達到約2.3億t,同比增長12.2%。
金屬礦石進口和吞吐量小幅增長。預計2019年金屬礦石吞吐量達到15.5億t左右,同比增長1.0%。
2019年以來,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成果繼續鞏固,在國內基建、房地產等需求的帶動,鋼鐵產量快速增長,鋼材價格保持高位運行,帶動礦石價格攀升,年內一度達到120美元/t。1-11月全國粗鋼產量9.0億t,同比增長7.0%,而鋼材出口接近6000萬t,同比下降6.5%,增產鋼鐵幾乎全部用國內消費需求。由于巴西淡水河谷事故以及澳大利亞颶風等影響國際鐵礦石供給,2019年進口鐵礦石大幅波動,其中上半年同比下降4.1%,下半年以來隨著供給增加,進口增速逐回升,帶隊全年實現0.8%的小幅度增長。國產礦及庫存補充了進口礦不足,1-11月國內鐵礦石原礦產量為7.9億t,同比增長6.3%,港口進口鐵礦石庫存一度降至1.15億t,較年初下降近3000萬t。
原油進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2019年在國內加工需求旺盛,預計全年沿海港口外貿原油進口完成4.6億t,同比增長9.1%,原油對外依存度上升至72%。2019年以來,國際油價低位振蕩,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均值為64美元/桶左右,同比下降11.5%,1-5月,受OPEC減產、美國制裁措施提振,油價強勢上漲,最高達到75美元/桶;6-12月,因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石油需求疲軟、OECD庫存高位運行等因素,國際油價振蕩回落,12月中旬為65美元/桶,較年內高點下降13.3%。2019年在恒力石化、浙江石化等投產的帶動下,成品油出口實現14.2%的較快增長,原油加工實現了6.7%的較快增長。國內成品油需求總體不旺,汽車消費繼續低迷,替代燃料快速發展,預計全年成品油消費量同比增長2%左右,生產化工原料成為主要的方向。國內企業不斷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原油產量小幅加快,全年產量約1.91億t,同比增加1.3%,扭轉了連續三年下滑態勢。
我國天然氣需求增勢頭有所放緩。2019以來,我國天然氣消費量保持較快增長,但是受到中美經貿摩擦升級、“煤改氣”增量規模減小等因素影響,增速較前兩年有所放緩,預計全年天然氣消費量約31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0%左。預計全年沿海港口液化氣天然氣進口量超過7200萬t,同比增長14.5%左右。
(2)港口集裝箱運輸平穩增長,中美線增速逐步下滑
預計2019年全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6億TEU,同比增長4.5%,略高于原預期,其中國際線增長3.7%,好于預期增速;內支內貿線同比增長5.4%,實現預期增長。分月度看,受春節錯期、經貿摩擦等因素影響,一季度吞吐量增速出現大幅波動,2月增速降至1.1%,而1月和3月增速均在8%左右。雖然外部環境更加錯綜復雜,國家采取一系列逆周期調節政策,4月份之后集裝箱量趨于平穩。2019年以來國際線內部結構繼續調整,東盟、非洲和中東航線依舊保持較快增長,增速為10.6%、4.9%和5.0%,成為國際航線增長的重要力量;歐洲航線同比增長4.7%,南美航線同比增長4.1%,韓國航線在轉運因素帶動下增長3.6%;美國航線需求下降3%,大幅放緩,但在空箱調運增長的帶動下,前11個月,美國航線同比增長1.0%,較上年同期放緩2.9個百分點,其中隨著“搶出口”現象的減弱,11月當月增速同比下降10.0%;近洋日本航線同比下降6.1%。受中美經貿摩擦以及中國香港局勢雙重影響,中國香港航線繼續10.9%的大幅下滑。
集裝箱鐵水聯運保持快速增長,增速較前幾年有所下降。2016年以來,沿海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持續保持高速增長,2019年1-11月份,沿海港口完成集裝箱鐵水聯運量465萬TEU,同比增長16.1%,其中青島港和寧波舟山港居前兩位,7個主要集裝箱鐵水聯運港口同比增長約10%;上海港和北部灣港成為2019年發展新亮點,雙雙突破10萬TEU。上海港與中遠海運集團、上海鐵路局合資成立了上海港海鐵聯運有限公司,致力于發展海鐵聯運業務,海鐵聯運業務增長較快,全年預計完成14.5萬TEU;受長江三峽通航能力飽和影響,三峽船閘平均待閘時間高達93.4h,船舶擁堵顯現十分明顯,下半年過壩需求呈現下降現象,而且隨著2020年船閘檢修工作來臨,過閘能力進一步受限,部分貨源選擇其他運輸通道和路徑,部分內陸貨源選擇中歐班列,成為運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重要因素。另一部分貨源通過南向通道從西南沿海的北部灣港等港口分流,今年前11個月北部灣集裝箱鐵水達到近12萬TEU,較2018年全年僅2萬TEU上了一個臺階。
2.港口建設投資繼續下滑,碼頭能力適應性維持在適度超前水平
近年來,沿海港口吞吐能力適應性總體處于適度超前狀態,一方面港口吞吐量增速放緩,另一方面資源整合不斷推進,成為大勢所趨,在提升碼頭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進一步促使港口建設節奏更趨于理性,沿海港口建設投資連續7年下滑,預計2019年沿海港口建設投資預計約465億元,同比下降4%左右,全年凈增沿海萬t級泊位約60個,碼頭能力適應性與2018年基本持平,繼續維持在適度超前區間內。
3.港口轉型發展帶動資本市場表現良好
2019年,盡管港口吞吐量增速有所放緩,但主要港口上市公司盈利實現快速增長,各港口上市公司在做精主業的同時不斷進行多元化業務拓展,進行上市公司層面的整合重組。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港口板塊合計凈利潤增長達到29.5%,同期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2%。凈利潤大幅增長,一是來自于資本市場層面的整合重組,比如深赤灣A與招商港口的合并報表,導致盈利大幅增長影響;二是在前幾年港口資源整合和轉型發展的各項舉措帶動下,主要港口服務提升、經營業績有所改善,如上港集團、寧波港、大連港均呈現較好發展態勢,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32.4%、21.7%和22.4%,而且隨著盈利增長,前三季度碼頭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和銷售毛利率改變連續10年下降趨勢而明顯上升。
2019年CPSI(港口A股上市公司股價)基本與大盤同步振蕩走勢,上半年在大盤指數回升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等重要戰略舉措實施的共同帶動下,港口板塊走勢大幅攀升,4月中旬CPSI增長至92點,較年初增長接近60%。之后指數振蕩下行,8月份之后走勢弱于大盤,至12月CPSI比年初增長9%,但全年整體走勢弱于大盤。
4.港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深化
(1)交通強國、一流港口建設引領港口發展
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要求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交通運輸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導意見》要求強化港口的綜合樞紐作用,整體提升港口高質量發展水平,以樞紐港為重點,建設安全便捷、智慧綠色、經濟高效、支撐有力、世界先進的世界一流港口。
(2)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降成本持續發力
一是優化營商環境。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的通知》,共提出簡化單證,優化流程、提高通關效率,提升口岸信息化,降低口岸收費等4個方面具體措施。上海港、寧波舟山港應用互聯網+和區塊鏈技術實現口岸單證全面電子化,全面實現集裝箱進、出口業務全程無紙化服務功能。蛇口集裝箱碼頭開出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采用新技術能夠降低稅收風險、簡化開票流程、提升客戶體驗、優化發票管理模式、提升整體使用效率。二是降低港口收費。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2019年降低涉企收費重點措施,要求降低貨物港務費、引航費等港口收費標準,減并港口經營服務性收費項目。各地港口加快落實,山東港口、寧波舟山港、廈門港口深入貫徹落實減稅降費部署,進一步清理規范港口經營服務性收費。下調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引航(移泊)費、航行國內航線船舶拖輪費的收費標準。天津、上海等地退付港建費地方留存部分。
(3)港口資源整合、一體化繼續推進
沿海各省港口資源整合基本形成了“一省一港”格局。2019年海南省與中遠海運集團合作,共同推動建立港航合資公司,作為省級平臺推動港口資源整合。招商局正式入主遼寧港口集團,5月招商局持有遼港集團股權份額提升至51%,獲得控制權。天津市委賦予天津港集團港區統一管理權限,進行統一規劃管理,不斷完善港口管理體制,推進東突堤集裝箱碼頭資源整合,成立新的天津港集裝箱碼頭公司。河北唐山港口實業集團和曹妃甸港集團戰略重組為唐山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東港口資源整合加快推進,港口集團掛牌成立,整合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渤海灣港。此外港口整合步伐逐步由沿海向內河加快推進,江西省將正式組建省港口集團,做好港口資源整合基礎工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相繼發布,進一步促進區域港口合作發展。
(4)港口綠色平安發展加快推進
一是推動清潔能源使用,交通運輸部等六部門聯合制定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共同推進船舶靠港使用岸電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岸電標準、建設、售電等方面。長江沿線港口啟動岸電全覆蓋建設。二是落實低硫油公約,印發《2020年千秋船用燃油限流令實施方案》推2020年起進入我國管轄水域以及內河水域的燃油含硫標準進行規定。三是管控長江岸線資源利用。交通運輸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起草了《關于嚴格管控長江干線港口岸線資源利用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提出優化已有港口岸線使用效率、規劃的港口岸線總規模只減不增、嚴控危險化學品碼頭岸線、嚴控工礦企業自備碼頭岸線。四是持續推進防治船舶水污染專項整治以及長江非法碼頭清理整治工作。五是推進多式聯運工作,1-11月全國港口鐵水聯運量同比增長13.1%。六是交通運輸部印發《港口安全生產風險辨識管控指南》要求各級交通主管部門組織落實好港口安全生產風險辨識管控工作,重點加強重大風險的辨識管控。
(5)推動自貿區建設與自貿港探索
年內新設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山東、河北、江蘇、安徽、黑龍江、新疆),國務院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增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支持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等為重點,推進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海南三亞等郵輪港口海上游航線試點的意見》,先期在海南三亞、海口郵輪港開展中資方便旗郵輪無目的地航線試點。
(6)運輸結構調整加快推進
一是港口運輸結構調整取得實質性進展。北方港口基本停止了汽運煤集疏港運輸,另外根據交通運輸部公布,環渤海地區、山東省、長三角地區的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黃驊港共17個港口的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公路疏港比例由2017年的67.9%下降至2019年三季度的51.4%,下降了14.5個百分點;鐵路和水路疏港比例由31%增長到42%,增長了11個百分點。二是積極加快鐵路與港口連接線、工礦企業鐵路專用線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等5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進度,打通鐵路運輸“最后一公里”,實現鐵路干線運輸與重要港口、大型工礦企業、物流園區等的高效聯通和無縫銜接。
(7)碼頭自動化快速推進
天津港推進集裝箱堆場自動化升級改造,由自動化軌道橋吊裝至無人駕駛電動集裝箱卡車,再運送至碼頭前沿,整個作業過程緊密銜接,運轉高效。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二期投產運營,即在以往的港口自動化應用場景下,還實現了陸側裝卸社會集卡的全自動化,從而做到了從裝卸船到收發箱整個作業流程的全自動。黃驊港完成中國首例煤炭港口無人化作業,實現全流程遠程操控,成為我國首個實現全流程遠程作業的煤炭港口,此外廣州港南沙四期正大力推進自動化碼頭建設。港口自動化碼頭建設加快推進的同時,各港口還需從成本、效率層面加強考慮,有序、合理推進碼頭自動化進程。
三、2020年沿海港口發展展望
結合國內外經濟貿易形勢及港口發展趨勢分析,預計2020年沿海港口生產主要指標仍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但增速較2019年略有減緩。
1.港口吞吐量穩步增長
2020年國際環境依然復雜嚴峻,中美經貿摩擦影響依然存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港口生產是國民經濟運行以及相關產業發展的直接反映,基于對世界經貿形勢以及我國經貿發展趨勢的判斷,綜合煤炭、鋼鐵、電力、石化等重要行業發展特征,并結合港口自身發展趨勢,綜合預計2020年沿海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長3.5%左右,增速較2019年有所減緩。
2.大宗散貨生產有所減緩
(1)煤炭下水小幅增長、進口將基本持平
一是2020年根據十三五規劃目標,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GDP總量翻一番目標,需要經濟保持在5-6%的增速,經濟增長仍將保持一定的韌性和速度要求,與之相關的工業生產和經濟活動帶來煤炭運輸的平穩增長。二是2020年是“藍天保衛戰”運輸結構調整鐵路三年增量計劃最后一年,根據預期目標煤炭鐵路運輸量將增加6000-7000萬t,其中浩吉鐵路增運大概3000萬t左右,可能會對港口下水煤炭和進口煤炭均有一定的替代分流作用,北方主要的煤運通道大秦、瓦日、唐呼線將消耗5000萬t左右的煤炭增量,考慮到運輸能力和運輸成本,對應港口下水增量的重點仍然集中在唐山港;三是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繼續保持4-5%的增長,電力裝機的結構變化逐漸朝著綠色低碳發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持續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快速增長,電煤消耗將繼續保持低速穩定增長。
總體看,預計2020年煤炭消費將保持基本平穩,全國煤炭市場供應總體平衡,北方港口煤炭下水能力和通道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對煤炭的保供作用越來越大。綜合預計2020年北方港口煤炭下水量同比增長2.5%左右,且重點增量集中在唐山港。預計煤炭進口將趨于平穩,港口煤炭進口量將與2019年基本持平。綜合分析,2020年沿海港口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長2.4%。
(2)礦石進口微幅增長
我國粗鋼生鐵消費仍處于峰值平臺期,2020年考慮到國家逆周期調節政策落實落地、全力做好“六穩”工作、基礎設施建設等因素,國內需求以及鋼材出口將促進粗鋼產量將小幅增長。2020年國際鐵礦石供給將總體寬松,鐵礦石價格承壓,不利于貿易商炒作行為,同時影響國內礦的生產,另外隨著廢鋼在整個煉鋼流程應用的增長,綜合廢鋼比將有所增長,對于鐵礦石需求造成負面影響。港口庫存降至1.2億t左右,較歷史高位下浮4000萬t,有一定補庫存動力。綜合分析,預計2020年沿海港口鐵礦石進口同比增長1.0%,金屬礦石吞吐量同比小幅增長1.3%,主要依靠其他金屬礦石增長帶動。
(3)原油進口穩步增長
總體來看,在不發生大規模地緣政治沖突的情況下,2020年原油供應過剩的局面仍將延續,布倫特原油均價57-67美元/桶。2020年煉油工業以消化存量產能為主,國內煉油能力平穩增長,全年新增凈產能2450萬t,產能增長明顯低于2019年,增量主要來自于國營煉廠。在汽車產銷繼續下行的背景下,成品油消費持續承壓,同時隨著燃油效率、以及新能源的替代增強都將對成品油消費造成不利影響。2020年成品油出口依然保持旺盛,同比增加10%。2020年“煤改氣”將繼續推動我國天然氣需求平穩增長,綜合分析,2020年沿海港口石油及制品吞吐量同比增長4.5%。沿海港口原油進口同比增長5.5%、液化氣天然氣進口同比增長10%。
3.集裝箱保持穩定增長
我國經貿面臨的國內外環境不確定性增強。世界經濟發展動力減弱,全球經貿摩擦逐漸從雙邊關稅領域擴大到科技、金融、投資、人才交流等領域。同時,主要國家和地區經貿關系復雜多變,地緣政治風險正在集聚累計,疊加2020年主要國家政治大選,市場波動因素進一步放大。國內方面,經濟增長穩中趨緩,市場需求存在減弱苗頭。但是支撐我國經濟和外貿發展的有利條件仍然較多,超大經濟規模帶來發展優勢、強大國內市場提供巨大需求、有力的外貿扶持政策創造良好環境,我國對外貿易有望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國內消費仍然基本穩定,投資企穩回升。結合對世界及我國經貿形勢分析,預計2020年全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3.5%,其中國際線增長2.0%,美國航線預計出現較大下滑,“一帶一路”國家航線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內支內貿線增長5.0%。
4.港口建設投資繼續維持理性節奏
2020年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增大,調控政策仍有一定空間,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仍是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隨著我國沿海港口吞吐量維持低速增長,港口資源整合逐步到位,投資決策將更加審慎。沿海港口建設投資已經連續7年放緩,但總體能力適應性仍處于適度超前區間,未來港口建設重點領域應該集中于增強集疏運通道能力、疏港鐵路建設、完善各種運輸方式銜接等方面,并在重點領域合理提升碼頭技術設施能力。
2020年沿海港口資源整合繼續推進,隨著議價能力的提升,港口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話語權,有利于效益的提升,同時運輸結構調整進一步推動“公轉水”,帶動港口及相關多式聯運業務發展。但同時,國家大力推進改善營商環境工作,推動降低進出口環節費用,可能會對港口收費造成較大影響;2019年碼頭公司盈利快速增長部分得益于資本性盈利,如深赤灣A整合招商港口帶來的資本性盈利大幅增長,2020年非主營業務利潤增長難以延續2019年,碼頭公司盈利水平還取決于業務結構、服務水平以及資本運作能力等各個方面,綜合判斷,港口總體盈利維持2019年水平將較為不易,不同碼頭公司在業務結構、服務水平、盈利能力、資本結構等方面的差異性將逐步顯現,各碼頭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分化將有所擴大,碼頭業務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大概率與大盤持平。
5.2020年港口發展值得關注的問題
(1)通過世界一流港口建設推動沿海港口高質量發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緊要之年,更是為“十四五”良好開局打下基礎的關鍵之年。《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和《關于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導意見》的印發,為建設世界一流港口港口、推動港口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一是近期應盡快增加以港口經濟貢獻、口岸效率、綠色發展等為核心的港口評價體系,強化指標引領作用,擺脫對吞吐量、建設投資和碼頭效率的過度追求,同時擺脫部分港口以稅收和直接經濟效益評價港口、甚至排斥港口發展的現象。據新華社與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院2019年聯合發布《中國港口高質量發展報告(海港篇)2019》,22個沿海主要港口綜合得分最高水平為9.19分,平均水平為7.26分,最低水平為5.83分。上海港、寧波舟山港、深圳港、青島港在沿海港口中整體處于領先水平,黃驊港煤炭在大宗散貨中處于領先水平。隨著中國港口地位的提高,海外輿論高度關注中國港口業發展,新華社首份《中國沿海港口國際聲譽研究報告》顯示,上海港、寧波舟山港、青島港、天津港、深圳港、廣州港、大連港、廈門港、唐山港和日照港位于沿海港口國際輿情聲量前10,上海港、寧波舟山港、青島港、深圳港、廣州港、大連港、廈門港、唐山港、日照港和天津港位于國際美譽度前10。二是要結合交通強國試點工作,從沿海港口中選擇條件基礎較好、特色突出的綜合性港口、集裝箱和大宗散貨專業化港口,開展“世界一流港口”試點,在行業內形成標桿示范。三是要依托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口岸監管和政策創新試點,開展自由貿易港試點示范。
(2)進一步做好沿海港口“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期,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也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第一個五年期。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面臨新時代、新階段,新矛盾、新問題,新機遇、新挑戰,新目標、新任務等一系列新情況,沿海港口將在一流港口建設的指引下,繼續夯實發展基礎,服務國家戰略,融入發展大局,深化改革創新,釋放發展潛力,推進科技興港,打造發展引擎。
(3)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本增效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提出整治物流領域不合理收費,2020年底前進出口單個集裝箱常規收費壓減至400美元以內。一方面沿海港口需要通過信息化等手段,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有效提升港口效率、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優化營商環境。另一方面在繼續港口規范港口收費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口岸進出口環節收費加強研究分析,合理降低相關費用。
(4)運輸結構調整繼續推進
2020年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煤炭、礦石等大宗物資運輸對港口集疏運體系的要求不斷提升,勢必對現有港口生產造成影響,沿海港口必須高度重視,積極推進完善集疏運體系,配合推進集疏港鐵路建設,提前制定應對方案,采取應對措施,避免短時間對生產業務造成較大沖擊。沿海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發展將繼續保持較好勢頭,預計將實現12%的增長,達到約585萬TEU。
(5)“自由貿易港/區”創新政策有所突破
2019年國家在原有“1+3+7+1”自貿區格局的基礎上,新增山東、河北、江蘇、安徽、黑龍江、新疆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及增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2020年,以海南、上海等為代表的“自由貿易港/區”將在海運開放政策、船舶注冊登記制度等制度創新方面更加突破,沿海港口作為“自由貿易港/區”最為重要的實體依托將在擴大。
(6)港口資源整合繼續推動
目前,我國沿海省份的港口資源整合實現階段性目標,基本形成“一省一港”的格局,未來3-5年,新的港口格局帶來的影響將逐步加深,對于市場規制、行業治理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港口資源整合帶來的業態變化,全產業鏈集中度將逐步提升,原有經營方式與競爭格局改變,同時在港口資源整合中,招商、中遠等央企、航運企業背景主體更多的參與其中,隨著長三角一體化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整合、合作不斷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聯動的同時,逐步橫向擴展范圍。未來區域港口一體化發展趨勢,大區域港口整合動力、困難以及實施的必要性、科學性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賈大山 徐迪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