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產能待去除?造船業危機國企民企一視同仁
2016-11-17 10:43 來源:國際船舶網
近日,成立于1956年的揚子江船業黯然取消了原計劃的公司60周年慶典,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船廠,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驗。
“全年的目標能完成三分之一就不錯了。明年形勢肯定還好不了,后年還是這樣的話,就很難能活得下去了。”揚子江船業副總經理張濤稱,企業已制定了5%末尾淘汰的剛性裁員指標。繼去年裁員6000人后,這家企業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再裁員2000人。
揚子江的背后,整個中國船舶工業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為嚴峻的挑戰。
金融危機以來航運業的深度調整對船舶業造成了重創,新船價格大幅下跌,成交量、手持訂單極度萎縮,主要造船企業全面陷入困境。中國船舶業由于此前的惡性競爭,更是面臨著庫存高企、交付困難的窘境。
目前,工信部會同發改委正在研究編制《船舶工業深化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行動計劃(2016-2020年)》,圍繞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確定了“十三五”期間的重點任務,包括化解造船產能過剩、推進軍民融合、打造智能船廠、推進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等。
據悉,該規劃已進入最后評審階段,年內有望正式發布。
應對危機,中國船舶行業需要去除30%以上的產能。
船舶危機
短期看,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船舶行業正在面臨一次危機。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告訴記者,和鋼鐵煤炭面臨的困境不同,中國船舶遭遇的危機是全球性現象,更多地來自整個國際環境的驟然轉冷。
船舶是全球一體化的產業,與世界經濟及貿易緊密相關,8年前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對船舶工業的影響遠超預期,全球造船業正面臨著金融危機以來最為嚴峻的挑戰。
首當其沖的是航運市場,2016年以來,航運市場持續惡化,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一度跌至290點,創有史以來最低水平。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也持續在800點以下的歷史低位振蕩,克拉克松綜合運費指數從2015年年中的18000美元/天一路下滑至2016年9月的8000美元/天。
按照航運市場正常年份7.3噸/載重噸每年的運輸效率計算,目前航運市場過剩運力達到22%,航運市場過剩運力的吸收需要5-10年的時間。
航運危機使得船東訂造新船的能力不斷下滑。中國船舶工業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發布的一份報告稱,2009-2015年,全球新船市場年均成交量為1.1億載重噸,但2016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船成交量僅為2284萬載重噸,同比大幅下滑74%,創出了本輪船市危機以來的新低,且后續的手持訂單明顯乏力。
新船價格也在大幅下跌。報告顯示,2016年以來,克拉克松新船價格指數呈現單邊下行態勢,9月份這一指數已下探至125點,跌破危機后126點的最低記錄。其中油船、集裝箱船新船價格較危機前高點下跌幅度約40%,散貨船新船價格跌幅更是超過50%,已跌破多數船廠成本線,多數企業處于無利甚至虧損接單狀態。
受此影響,中日韓等主要造船國全面陷入困境:全球活躍船廠數量從金融危機前900多家減少到目前的400家。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10月27日召開的船舶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座談會上介紹,2016年前9月,中國造船完工量2493 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5.1%;截至9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09億載重噸,同比下降18.1%。業內普遍認為,航運市場和造船市場嚴重過剩的局面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改善。
郭大成表示,中國船舶行業當前迫在眉睫的困難是去庫存。“未來三四年要用的船都已造出來了,而且由于違約成本太低,交付十分困難。”
郭大成表示,船舶業是定制模式,按說不會出現高庫存危機,但在中國卻出現了,其背后是行業多年的惡性競爭。
“一般船舶訂單要有20%-30%的定金,但是有些企業,尤其是部分國企為了搶奪訂單,不惜以低至1%的定金來接單,接單后基本全靠自己貸款來造船,這造成了違約成本極低。所以,在船舶業興旺的時候出現了很多投機現象:部分訂單并非由用船企業提出來,而是由投機商提出的。當在行業深度調整時,就發生了大量違約,交付極難。”
大量無法交付的船舶占用了船廠大量的資金,并將后者拖至生死的邊緣。
去除30%產能
中期看,應對船舶危機,去產能是繞不開的問題。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李東在10月27日的座談會上介紹,目前船舶行業全球總產能達到兩億噸,但實際需求卻只有1億噸,目前韓國及日本的船舶行業削減產能幅度都超過40%。
“中國此前通過淘汰、消化、整合、轉移過剩產能,已將2012年的8000萬載重噸的產能削減至2015年底的6500萬載重噸,然而仍然存在著無效產能,中國造船業必須‘痩體’,估計削減30%以上的過剩產能。”李東說。
這意味著中國需要去除近2000萬載重噸的造船產能。
但在郭大成看來,30%是一個相當保守的數字,他表示,整個造船市場后續需求也十分疲軟,有報告預測,2016-2020年全球新造船年均需求可能僅有6000萬載重噸,即便日韓不生產,中國的產能也可以滿足全球的需求。
那么,應該去掉哪些企業的產能?這是一個各個企業互相扯皮的問題。
在外高橋造船董事長王琦看來,去產能的關鍵在于防止反復。“民企是‘潮汐式企業’,漲潮了就來,退潮了就休眠。它可以暫時休眠,但設施沒去掉,形勢稍微好一點,它又來了,這就像癌癥一樣,反復發作,市場就好不了。”
中遠船務副總經理倪濤持同樣觀點,他將民企稱為“開關企業”,認為國企大廠承擔社會責任,將產能去徹底了,會有更多的小企業產能的反彈。
江蘇新時代造船副董事長朱炳康則反駁稱,民營企業以市場為行動標準,追求企業效益最大化并無過錯,現在行業的利潤大都在民營企業,去產能不能只盯著民營企業。
他認為,去產能應以市場效益為標準,一部分民企經營狀況不好應當去掉,但國有企業同樣也要去。“在現在狀況下,國有企業有各方面的保障,產能是肯定去不掉的,我們擔心最后倒下的都是民營企業。”
朱炳康進一步稱,去產能也不能簡單地劃定數量指標,要求各個企業都公布去產能目標,應當由市場規律來定。
李東表示,央企、國企、民企都是造船行業的主力軍,在去產能過程中會一視同仁地對待。
多位受訪船企表示,希望在去產能過程中有更多的政策托底。比如希望在拆除、搬遷時能將騰出的土地變現,歷史上的一些船廠大都靠江靠海,身處沿海發達地區,船企希望能自由處置這些土地,以此來補貼去產能過程中的債務和人員安置,然而這無疑會受到地方政府的較大阻力。
彎道超車的機遇
從長期看,船舶市場的深度調整或許蘊藏著更大的機遇。
縱觀近百年船舶發展史,市場的任何一次重大調整都是世界船舶工業版圖重構的關鍵時點,日本趕超歐洲,韓國趕超日本,概莫能外。
全球造船業中,中日韓三國基本維持“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當前的危機對日韓沖擊更大:截至9月底,日本和韓國活躍船廠數量占比分別僅為18%和22%,我國活躍船廠占比25%。
辛國斌認為,相對而言,中國的韌性更強,對市場的承受力更高,回旋余地和發展潛力也更大,這是一個機遇。
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中、日、韓接單份額分別為70%、12%和15%,中國船廠在中國礦運、招商輪船(股票)等訂造的30艘VLOC訂單的支撐下,市場份額重回全球首位。
而從更長遠看,船舶市場需求有望在“十三五”期間觸底回升。前述報告認為,2016-2017年,新船年均需求量在4000萬載重噸以下,2018-2020年或將回升至8000萬載重噸。隨著當下船舶進入拆解船齡,預計2021-2025年新造船市場年均需求將回升至8500萬載重噸左右,2026-2030年有望再度突破1億載重噸。
此時是補短板的好時機。中國在降本增效上空間巨大,辛國斌稱,如果中國造船效率水平每提升一個百分點,全行業將可節約人工成本2億-3億元。
據了解,中國正在智能船舶方面加快研究布局。除《船舶工業深化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行動計劃(2016-2020年)》外,目前工信部還在編制《推進船舶智能制造指導意見》,希望在智能船舶上由跟隨向領跑轉變。
在推進船舶企業的兼并重組方面,據公開報道,未來多個部委將聯合推出促進船舶企業兼并重組的配套政策,有望在財政和金融等多個方面給予支持。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