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船業硬著陸!租賃和天然氣望保命
2016-02-17 13:42 來源:和訊網
受全球經濟和國際貿易低迷影響,中國造船業2015年深陷困境,7家上市船企預虧共計逾71億,多地出現船企破產潮。國金證券交通運輸行業分析師蘇寶亮表示,中國造船業擺脫供過于求的虧損狀態至少需要3年,而整個去產能過程船企不僅要加速兼并重組還要調整經營結構,船舶金融租賃和液化天然氣(LNG)運輸兩大細分市場被看好。
2015年中國造船業硬著陸 虧損嚴重現破產潮
作為產能嚴重過剩的八大行業之一,中國造船業2015年交出的成績單不盡如人意。截止2月15日,15家上市船企中,7家已經發布2015年業績預告,2家預虧,2家盈利減少,3家盈利預增,粗略計算下凈利潤預虧約為71億元。
這些業績預告兩極分化明顯。*ST舜船以預虧49-58億元居虧損首位,中國重工預虧也達到25-28億元。但招商輪船發力油輪運輸市場,業績預盈2億,翻了近5倍,上海佳豪則靠海洋工程設計和EPC及天然氣業務預盈5050萬元,增長10%-30.28%。
此前據媒體報道,2015年國內相繼有20多家船企破產,包括臺州、溫州、泰州等多地最大的造船企業,甚至出現首家國企船廠破產的案例。
國內外船市深度調整,船價下跌、成交低迷是船企虧損的重要原因。國金證券交通運輸行業分析師蘇寶亮表現,全球經濟和國際貿易缺乏內生性是其關鍵因素。
被視為國際間貿易和全球航運市場晴雨表的DBI指數,2015年6月后一路下跌,11月份下跌加速。“它反映了在過去美聯儲、歐洲央行不斷放水情況下,刺激經濟和貿易這種途徑已經走向窮途末路。”蘇寶亮分析道。
而早在2013年中國的船舶業就被列為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銀行也收緊信貸。蘇寶亮認為:“這對造船企業來說是雪上加霜,基本就是硬著陸。”
造船業虧損或將持續3年 國家不應兜底債務
今年30個交易日后,DBI指數創下30年來歷史新低。世界上最大的航運公司馬士基表示目前的情況要比2008年還要糟糕。“全球貨物運輸需求大幅低于預期,特別是新興市場和集團核心業務的歐洲。這一影響因為這些地區高庫存的去庫存化而加速。”
受航運市場低迷影響,全球造船業陷入困境,同時全球產能過剩問題嚴重,每年的新增訂單在5000萬載重噸左右,實際的造船能力在1億載重噸。
中國造船業正在積極出清落后產能,調整產業結構。蘇寶亮認為:“中國在致力于組建一個全球僅次于馬士基的船隊,改善邊際效應。”據媒體報道,航運業兩大巨頭中遠和中海啟動重組后,中國遠洋將專注干散貨及集裝箱運輸;中海集運變身船舶金融租賃公司;中海發展油運業務等等。
但面對激烈的全球競爭,反映到中國造船業上,這種供過于求的虧損狀態,蘇寶亮預計至少會持續3年。
去產能難免陣痛,對于備受關注的債務和就業問題,蘇寶亮表示,船企的財務困境需要銀行用市場化方式解決,國家不能兜底壞賬呆帳,但應妥善安排就業問題,下崗分流并提供相應補貼。
船企去產能應分兩步走 兩大細分市場被看好
翻看公告不難發現,部分上市船企已經在積極謀求轉型。熔盛重工改名華榮能源,從造船業轉型石油業;中海海盛剝離航運資產轉型醫療健康;曾是船舶行業管系領域龍頭的中南重工擬改名中國紅,轉型文化業等等。
蘇寶亮表示,中小船企體量小,涉及的債務和人員安置好解決。“但對于央企來說不太可能,只能等市場出清,扛過全球通縮。”
而船企要想在這種大環境下生存,一是要杠桿減少資產負債率;二則是要通過市場手段出清產能,具體來說,船企之間合縱連橫,該兼并的兼并,該重組的重組,船企自身調整產品結構,發展多種經營,生產多用途的產品。
在細分市場方面,蘇寶亮看好船舶金融租賃和液化天然氣(LNG)運輸。“全球來看,船舶租賃凈利率相對較高,維持在10%—13%。”
而LNG目前價格相對較低,但基于國家大環境對環保的高要求,作為清潔能源的LNG肯定會被鼓勵發展,成為未來船舶運輸的趨勢。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