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海運價格“退燒” 后期價格走勢判斷存分歧
2021-10-11 14:18 來源:證券日報
近期,持續上漲的海運價格似乎出現降溫趨勢。今年“十一”前,海運價格呈現小幅回落。據上海航運交易所9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為3220.55點,較上期下跌0.5%;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為4614點,較上期下跌0.6%。
上漲尤為突出的中美航線海運價格近一個月內也連續下跌。據FBX數據顯示,9月10日,中國/東亞至北美西海岸海運價格為20586美元/FEU(40英尺集裝箱),10月8日已跌至16004美元/FEU;中國/東亞至北美東海岸的海運價格也從9月10日的22173美元/FEU跌至10月8日19421美元/FEU。10月10日,《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海運貨代均證實,近期中美航線海運價格確實有所回落。
這無疑讓出口美國的中國外貿企業主“舒一口氣”,畢竟前期運費已與貨值比肩。中信證券首席IFCC分析師明明認為,海運價格的緩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小微外貿企業的壓力。今年以來,高漲的上游原材料價格和海運價格一直是壓在外貿企業身上的兩座大山。在拉閘限電的影響下,產能收緊意味著出口貨物量減少。在這個時間點海運價趨向理性,短期內緩和了外貿企業的壓力。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近期中美航線海運價格下跌的原因一方面是國內限電限產造成的出貨量下降引發的對集裝箱需求的減少;另一方面也是全球集裝箱調運與供應重新平衡后缺口減小所致。
“近期中美航線海運價格進入下跌通道,主要是供需關系重新調整所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海運價格高漲引發新的海運能力增加,新造箱體產能逐步釋放,空箱周轉加快,海運空箱短缺情況得到大幅改善,因此前期“一箱難求”狀況有所改觀,持續“高燒”的海運費也自然隨著需求回落而回落。
對于后期海運價格的走勢,專家也有不同的觀點。柏文喜認為,后期中美航線海運價格走勢有望實現穩中有降,短期及長期的擾動因素主要包括雙向貨運量的增減、貿易品種差異與結構變動對集裝箱的需求變動、疫情變動對港口作業進度與遠洋運輸運能的影響等。
“降價或只是短期影響,當前的價格走勢難言拐點,后續預計海運價格或仍在高位運行。”明明稱,從基本面上看,隨著海外圣誕假期臨近以及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經濟持續修復,海外需求端仍然具有韌性,而且當前海外供應鏈和碼頭效率也尚未恢復,未來的海運價格仍有待觀察。其中,短期影響因素包括國內限電限產政策的推行力度和延續時間以及全球能源危機,前者主要影響國內出口企業的產能,后者則影響全球供應能力;長期來看,如果全球疫情仍舊不斷發酵,那么高企的運價或將維持一段時間。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