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四五”】關鍵詞:吞吐量、煤炭、鐵礦石、原油、集裝箱
2021-02-27 13:38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十四五”期沿海港口總體將保持高基數下的韌性增長
“十四五”期,我國處于“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性跨越的新階段,經濟長期向好,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為沿海港口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托。同時面臨著國際格局更深刻調整、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等重大挑戰和機遇,我國正在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實現由出口導向型經濟向內需主導型經濟的戰略轉型。沿海港口吞吐量的增長動力將發生轉變,由基于外需的“中國制造”逐漸轉向內需、外需并重的“中國制造”和基于“中國消費”的全球進口, “十四五” 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將呈現高基數上的中低速增長,預計年均增速在3%左右。未來將著力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進一步提升重要樞紐的能力供給和服務功能,優化沿海港口的層級結構,發揮港口群作用,更好地支持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實施。
貨類結構持續優化。集裝箱的比重處于高位,還會繼續提升,增速相對穩定,其中消費品進口將是“十四五”期拉動我國消費的主要增長點之一,對物流服務能力和水平的要求顯著提升。原油的增長驅動將由交通領域油品消費轉向化工品生產,吞吐量保持較快增長。鐵礦石、煤炭、礦建的比重到達高位,“十四五”期有下降趨勢,增速將明顯下滑。LNG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但在國際經貿格局深刻變化下進口供應鏈的穩定性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航線結構持續調整。隨著“一帶一路”繼續深化, RCEP、中歐雙邊投資協定等一系列貿易協定的簽署,我國將繼續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新興航線占比的較快增長繼續推動我國對外航線結構的調整。
重要通道和樞紐的運輸需求更加集中。隨著國內新發展格局的構建,國內跨區域物資交流需求更加旺盛,南北海運通道、長江等東西通道以及西部陸海新通道等的貨運需求仍具備持續增長空間,運輸需求和綜合服務需求繼續向重要樞紐港口集聚。
注:本文中,“沿海港口”范圍包括沿海港口和江蘇沿江八港。
作者:孫瀚冰 葛彪 劉長儉 單位: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
“十四五”期沿海煤炭運輸規模總體將保持穩中有增態勢
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保持穩定增長,煤炭實物消費量基本穩定。未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韌性強勁,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將保持穩定增長。當前我國提出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發展目標,未來非化石能源替代的趨勢將進一步增強,煤炭消費總體增速將繼續放緩,預計2025年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進一步下降至52%左右,煤炭實物消費量將穩定在40-42億噸的峰值區間。隨著在建優質產能在“十四五”期持續釋放,煤炭總體供應缺口將有所收窄。
預計“十四五”期我國局部地區、高峰時段煤電供應緊張的局面仍將持續,煤炭海運規模總體將保持穩中有增。隨著“去除落后產能”任務完成,“十四五”期沿海沿江地區煤炭缺口將基本穩定,北煤南運和西煤東運的格局進一步強化,海運煤炭“北煤南運+外貿煤炭進口”的格局將長期保持。預計2025年沿海沿江地區煤炭海運調入量將在10.2億噸左右。其中,在外貿進口煤炭政策控制下,海運進口規模將在2~2.5億噸區間波動;北方港口煤炭一次下水量規模將在8.3億噸左右,“三線四港”下水格局基本穩定。
海進江煤炭運輸仍將長期作為長江中游地區煤炭調入的重要補充方式。浩吉鐵路于2019年9月開通運營,規劃設計輸送能力為2億噸。目前看,受集疏運通道制約等因素影響,浩吉鐵路運價總體偏高,通道經濟性尚未充分顯現,2019年、2020年湘鄂贛調入量分別僅為600萬噸、2400萬噸左右。考慮浩吉鐵路集疏運體系的建設進展,預計“十四五”期對煤炭海進江的年替代規模在5000萬噸左右。
“十四五”期需關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警惕過快、過度降低煤炭消費占比的不利影響。“富煤、貧油、少氣” 是我國能源結構的基本特征,以煤炭為主的資源稟賦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考慮到“十四五”期國際經貿格局深刻變化下LNG進口供應鏈可能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未來仍應充分保障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重要基礎作用,并加快推進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過快、過度降低煤炭消費占比不利于國家能源安全。
密切關注秦皇島港功能調整對北方煤炭下水格局的影響。預計“十四五”期我國煤炭消費需求、海運規模總體穩定,維持現有“三線四港”的下水格局有利于保障國家能源運輸和供應安全。根據秦皇島港的煤源地構成和鐵路徑路,如果煤炭運輸全部搬遷,則唐山港將集中晉陜蒙45%左右的煤炭鐵路外調量、沿海近60%的煤炭一次下水量,并承擔南方沿海地區近一半的煤炭消費供應保障任務。煤炭下水格局的過度集中將帶來能源運輸安全風險集聚增加,遇極端天氣、運輸高峰或重大事故,能源運輸和供應保障將面臨嚴峻挑戰。
關注外貿進口煤炭來源地相對集中可能的風險。目前我國進口煤炭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亞、印尼、俄羅斯、蒙古四國,占比分別為28%、27%、10%、8%。國際供應鏈的穩定性可能面臨國際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和挑戰,建議相關部門密切關注相關貿易政策,提前選定備選方案,確保能源供應安全。
作者:張曉晴 孫瀚冰 葛彪 單位: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
“十四五”沿海港口鐵礦石運輸發展趨勢展望
目前已發布的《關于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鋼鐵產業的發展目標是: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產業布局合理、技術裝備先進、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格局。主要政策措施是提高電爐鋼比重和廢鋼應用量;打造1-2個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海外權益鐵礦石,海外權益礦占進口礦比重超過20%;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優化調整產業布局,原則上不再布局新的沿海鋼鐵基地項目,鼓勵新建鋼鐵冶煉依托現有生產基地集聚發展;提高資源保障能力,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建立穩定可靠的原料供應基地。
上述政策的出臺能夠保障我國鋼鐵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預計未來“雙循環格局”和“兩新一重”將繼續引領鋼材消費量保持高位穩定并可能有所增長。例如以城際鐵路、地鐵、機場、高鐵、高速公路等為代表的傳統基礎設施將繼續加快建設,以5G為代表的新基礎設施將大力發展,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高端裝備,以及傳統的家電、造船、汽車等都將保持穩健發展,從而保障鋼材消費量高位穩定并增長。預測 “十四五”期間我國生鐵產量將維持在9億噸左右,進口礦增長到大約12.5億噸,保持高位平穩態勢。
建議“十四五”期間在沿海港口外貿礦石接卸能力緊張的區域繼續增加港口接卸能力建設,尤其是新建臨港工業基地配套建設專業化泊位;加快建設鐵路疏港能力,解決疏港鐵路能力緊張問題;對部分通用泊位進行提高碼頭等級、專業化改造;已有泊位進行綠色、自動化改造,提高港口綠色可持續發展水平.
作者:李宜軍 沈益華 單位: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
“十四五”期沿海港口原油運輸需求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1、化工品需求旺盛,將帶動原油加工量繼續保持增長。
目前,我國柴油消費量在成品油消費量中的占比最大,已經進入平臺期,“十四五”期將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燃油汽車仍然占據乘用車主體地位,未來人均汽車保有量將繼續提升,而單車年耗油量呈下降趨勢,未來汽油消費量將保持穩定或小幅增長;煤油消費量占比較小,疫情過后在航空客貨運需求高速增長的帶動下,煤油消費量仍能實現較快增長。總體來看,“十四五”期我國成品油消費需求總體平穩。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建筑、紡織、汽車、家電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將帶動我國化工品消費需求繼續增長,“十四五”期預計乙烯消費量年均增長率將在4%左右,PX年均增長率將在7%左右。現狀PX和乙烯自給率僅為58%和42%,未來化工產業一方面要滿足需求的增長,另一方面急需用國內化工品產量填補大量進口需求,將帶動原油加工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隨著煉化一體化項目相繼投產,預計“十四五”末我國原油加工能力將超過10億噸,原油加工量將達到8億噸左右,年均增速在3%左右。
2、國產原油穩中趨降,對外依存度繼續提升,增量將主要通過海運解決。
預計“十四五”期我國原油產量將保持在1.8億噸左右, “十四五”末外貿原油進口量將達到6.5億噸左右,對外依存度將達到78%。我國陸上進口原油主要通過中俄、中哈和中緬三條管線輸送,原油進口管道輸油能力已經增至7200萬噸/年,通過陸路管道進口原油約5000萬噸。目前,中俄管道3000萬噸/年輸送能力已經飽和,而中哈、中緬兩條管道由于連接煉廠需求較小,因此未來管道輸送量也將保持穩定。未來我國原油進口通道將保持以海運為主、管道進口為輔的基本格局,外貿原油進口增量將主要通過海運解決。
3、沿海港口原油運輸需求仍將保持快速增長,水水中轉比例將進一步下降。
綜合考慮國內原油需求、原油供給、運輸組織方式等影響因素,預計到“十四五”末沿海港口原油進口量將達到6億噸左右,年均增長3.7%。受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的帶動,增長點將主要集中在遼寧沿海、山東沿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四大地區,上述地區凈增量將占總凈增量的79%。隨著各區域海管聯運體系的不斷完善,未來沿海港口原油運輸水水中轉比例將不斷下降,預計“十四五”末一次外貿原油進口量占比將升至75%,沿海港口原油吞吐量將達到8億噸左右。
4、建議繼續完善原油運輸系統,拓展港口服務功能。
“十四五”期應根據大型石化產業基地布局建設需要,繼續完善原油碼頭布局,在山東、遼西等碼頭供應緊張的地區增加大型原油泊位供應,加強這些區域原油運輸系統的服務保障能力;強化管線建設,優化海管聯運體系,減少原油公路槽車運輸,促進區域運輸結構調整;加快港口后方原油國儲、商儲等各類儲運設施建設,提升原油儲備能力,增強風險應對能力;依托自貿區建設出臺的配套政策,在沿海港口建立原油期貨保稅庫,積極發展國內外油品貿易,輻射日、韓等亞太主要石油消費國,拓展港口服務功能。
作者:王蕊 吳宏宇 田佳 徐力 單位: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
“十四五”期集裝箱運輸仍將持續向好發展
外貿集裝箱運輸需求增速將繼續放緩至2%。全球產業格局將在“十四五”中后期持續深入調整,帶動產業鏈縱向分工趨于縮短、橫向分工趨于區域內集聚的發展態勢,跨區域貿易放緩與區域內貿易需求增長趨勢并存,不確定因素增加。另一方面,伴隨RCEP、中歐雙邊投資協定等一系列貿易協定的簽署,我國將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促進區域內貿易便利化和商品自由流動,并逐步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考慮疫情未來走向仍不明朗,綜合判斷,我國外貿集裝箱運輸需求增速將逐步放緩,預計2025年外貿集裝箱生成量將達到1.3億標箱,年均增長2%。
內貿集裝箱運輸將借助物流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發展繼續成為重要增長動力。“十四五”期我國將立足強大的國內市場和消費轉型升級,通過創新驅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通國民經濟循環的堵點和斷點。屆時,現代產業體系的加快發展和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提升都將持續推動糧食、鋼材、礦建等工業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裝箱運輸需求。而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以及物聯網、5G等新技術、電商物流、內貿提單貿易等新業態的創新發展,將進一步凸顯內貿集裝箱物流優勢。加之節能環保等因素作用下公轉水、散改集的運輸需求,預計2025年內貿集裝箱水運量將達到4800萬標箱,年均增長3%。
水水中轉箱量對吞吐量的貢獻作用仍將穩步增長。集裝箱規模經濟推動下的船舶大型化趨勢、港口資源整合作用下的區域競爭與合作態勢,仍將推動區域港口群內圍繞集裝箱干線港/樞紐港的內外貿干支中轉格局的不斷強化。此外,國際中轉規模也將伴隨自貿港政策和口岸營商環境的改善穩步提升。
綜上所述,“十四五”期我國作為全球制造業、加工業中心的地位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我國強大的國內市場和消費需求將持續發揮作用,進而推動我國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的穩步增長。預測2025年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94億標箱,較“十三五”期增長3.5%,其中,外貿航線1.68億標箱,內貿航線1.26億標箱。
作者:徐杏 高天航 徐力 沈益華 單位: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
-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