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AV黄色片|好看的国产免费观看网站|国产毛片在线看|国产欧美日产久久|久碰

您的位置:深度
深度

國際環境嚴峻+國內疫情頻發 港口如何應對新挑戰?

2022-04-29 14:44  來源:上海國際航運中心 中國水運網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疫情頻發,在此背景下,港口業將面臨哪些挑戰,又該如何應對?


挑戰、困難和機遇

近年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貿易摩擦加劇,貿易保護和單邊貿易主義盛行,“逆全球化”制約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逆全球化”也讓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網絡由跨國分工向區域協同轉變,短距離、小批量、高頻率的海上運輸將成為未來區域海運的主要發展方向。疫情還造成全球性港口擁堵,也導致港口一線從業人員短缺,港口生產率下降。

在國內,疫情對沿海港口作業沖擊較大,班輪公司頻繁改港、甩港、對航線業務進行調整,疊加國內國際貿易受阻,物流運輸受限等因素,沿海港口未來集裝箱吞吐量增速恐受影響。疫情延長了貨物在途時間,造成貨物壓港,港口堆場周轉率降低、堆存能力不足。

“疫情對我國港航業今年的影響主要是表現在物流生產動力不足,3月份中國運輸生產指數較同期下降13.9%,貨運指數1—2月增長4.1%,3月下降1.7%。”浙江海港集團戰略研究與法律事務部主任潘錫忠說,航運市場景氣度也不高,寧波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從今年初開始一路走低,4月15號報收3433.27點,比去年年底下跌19.5%。業界普遍預計,全球港口擁堵要持續到今年三季度甚至明年。

招商港口戰略研究部總經理徐青青則表示:“俄烏沖突是目前比較重要的突發事件,將影響到全球經貿、航運與港口業增長”。其中,對航運市場影響主要表現為:“俄羅斯船東擁有船舶數量占全球1.2%,而其中一半是油輪船隊;俄羅斯航運船隊受到制裁,是對市場運力的波動,帶動市場運費的上漲;從俄羅斯貿易對全球航運的重要性來講,能源貿易是重點,在全球海運出口貿易中原油占9%、成品油占11%、LNG占8%、煤炭占13%,長期利好跨大西洋航線。”同時“‘中歐班列’會出現通道中斷,貨運量會轉移到海運和空運,而受空域制裁影響,國際貨運航班不得不繞航,涉及運輸成本上漲。俄烏沖突會使貿易流向轉變,而國際貿易的再平衡很不容易,會對供應鏈帶來較大影響”。此外,“全球地緣政治動蕩也將拖累疫情后復蘇,并加劇逆全球化進程;以往供應鏈以經濟便捷為主要衡量,今后供應鏈將更多地考慮安全性。”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戰略研究部總經理丁嵩冰提出:“一季度上海港增長主要3個原因,其一是自2021年港口處于缺箱的狀態,目前已經緩解,上海港空箱已經有40多萬個,使得港口貨物有箱子可以裝;其二是,今年春節員工回家過節少,包括物流企業員工,使產能得到釋放;其三是今年一季度船舶運力比去年高,全球總運力增加4%,一季度上海至美西線增加6班,使一季度箱量增長比較理想。”同時,“港口吞吐量的概念不斷變化,有總吞吐、權益吞吐量、并表吞吐量、品牌吞吐量等,使得港口排名變得多元化”。此外,“在疫情下港口擁堵不在碼頭自身,最大問題在于疫情導致生產停滯、貨源不足。”

廣州港集團副總經理宋小明認為:“2022年全國港口貨運貿易將呈現‘先低后高’的走勢,今年前3個月國內沿海港口生產形勢均良好,后續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同時提出:“港航領域挑戰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航班不準、目前業內準班率不到20%,使港口堆存量達到極高水平,對港口操作效率產生重要影響;另一個是國外港口拒絕船員換班,使得我國港口更換船員面臨巨大挑戰,船舶在港時間大幅延遲。一旦一條船舶有陽性船員,對船舶的處理時間大幅加大,更換陽性船員,還需要補充其他船員,使船舶對港口的無效占用時間增加。”

“雖然港口業短期內面臨不少挑戰和困難,但我們也要看到其中機遇。”天津港集團副總經理羅勛杰指出,隨著RCEP協議落地,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東南亞國家的合作將加強,會充分釋放國內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帶動港航業發展;中國南北經濟產業和消費結構的差異,將帶來巨大的海運貨物增量,推動內貿及內支線運輸市場的需求增長,加快冷鏈、汽車、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

羅勛杰還分析,新基建將促進港口完善功能、暢通集疏運體系、加快智慧港口建設;運輸結構將從遠洋逐步向近洋轉變,中國沿海和區域內運輸需求將有很大提升,優化集疏運體系的供給、拓展延伸港口服務功能、強化內河、沿江、沿海港口樞紐體系,成為未來重要發展方向。“疫情也倒逼全球港口衛生安全體系不斷提升,加速港口智能化發展進程。”

多舉措應對疫情沖擊

“雖然港口生產目前遇到一些困難,但我們不用慌。國家在大力倡導‘陸改水’‘散改集’,在調整運輸結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國務院還印發了關于調整多式聯運運輸結構的方案。RCEP的落地也會讓內貿運輸實現恢復性增長,2022年國內港口增長會好于全球港口增幅。”潘錫忠說,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提出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內貿運輸市場會有好的增長。

宋小明認為,當務之急是地方政府要將國務院聯防聯控政策落到實處,保物流、保暢通;船公司盡量提高準班率。“貨主也應該改變思路。以華南地區企業為例,以前多是根據訂單安排生產,現在客戶應該考慮根據‘訂單+能訂到艙位’倒排生產。”宋小明建議,客戶要提高與船公司的長協比例,增加確定性;多用CIF條款,把物流的主動權和定價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選擇多個港口、船公司及多種方式出貨,降低風險。

羅勛杰提出:“智慧港口已成為全球港口升級的主要方向,是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方面;目前港口發展面臨5個新形勢,包括智能產業推升港口發展、智慧城市提出港城融合新要求、智慧物流要求港口新增值、智慧港口成為發展新趨勢、零碳碼頭成為發展新理念”。并認為:“疫情對港口影響:短期來看,造成港口擁堵、港口從業人員短期造成生產能力下降、沿海港口生產作業風險提升、國內外貿易受阻影響航運需求、疫情下人員流動限制較多延長物流供應鏈效率;長期來看,疫情改變港口在全球經貿格局中定位、促進全球港口衛生安全體系建設、加速港口智能化發展進程。”

面對當前形勢,寧波舟山港將從穩定物流供應、嚴格疫情防控兩方面積極應對。潘錫忠介紹,在穩定物流供應方面,寧波舟山港貫徹“保供、紓困、揚優、聯外”方針。保供,即在空箱、運力、艙位資源方面進行保障,通過建立四港云平臺、艙位平價直供的方式,將艙位直供給外貿企業;盡可能發展海河聯運,在長江支線增加運力。紓困,即看看深入開展市場推廣,努力打造精品航線,為客戶量身打造物流方案,為出運受阻的外貿企業推廣海河聯運模式;揚優,即發揮海鐵聯運優勢,增加發運能力,保障重點班列的穩定開行。聯外,即爭取口岸單位的支持,壓縮非作業時間的等待。“寧波舟山港的疫情防控方面舉措則可概括為‘內、外、上、下’。內防外防,周密管控;線上線下,精密一致。”潘錫忠說。

應對疫情對港口造成的沖擊,除了短期舉措,更應該有長期謀劃。“疫情對港口的影響已經有目共睹,大家應該思考,如何提高港口韌性?”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真虹說。

真虹建議,今后,港口規劃設計階段就要充分考慮突發事件的影響,生產能力要留足余量。以前做港口規劃時只會考慮船舶靠泊數量的不平衡性,在港口貨物吞吐量方面留有富余,但隨著班輪公司及港口運營水平的提升,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少,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變得更為重要。

“還應加強區域間港口合作。在區域港口群間加強合作,是能力互補、應對突發事件的有效辦法。比如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等區域的港口,港口間聯通便利,應加強規劃、統籌協調、合理布局,在發生突發情況時,積極應對。”真虹說,還可探索地主港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