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產能到供給側改革 航運構建供應鏈產業集群
2016-03-14 11:36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供給側改革的提出,2015年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首提“供給側改革”。
航運集團重組符合供給側改革要求。中遠與中海重組整合,是一種專業化模式的整合。對處于困境之中的航運業來說,這樣的重組更符合實際,能夠改變國際航運業過剩的問題,是供給側改革的一種嘗試。如果重組以后的運行機制、運行模式、運行體系等,能夠按照市場化、專業化、規范化要求進行,那么,這次重組會給國企層面的供給側改革提供寶貴經驗。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認為,在造船與海工行業進入艱難的去產能之時,船舶與海工行業先后推出的“白名單”,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是積極主動從供給側進行結構調整、化解產能過剩的有效的、有針對性的措施。
解決航運供給老化,減輕運力過剩壓力,航運業其實已經在供給側改革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上海航運交所總裁張頁表示,無論是成立聯盟、建造大船,還是降低航速、大船灣水等,這些措施都是主動的供給側改革。但這些改革僅僅是為了適應眼下的市場需求,并未從根本上改變供給方的地位。
加強船舶節能環保技術改造、提升船舶技術性能、降低船舶營運成本、通過如排放控制區等強制規范,自然淘汰老舊落后產能,并通過拆船補貼的適當引導,也可以去除一部分落后產能。盡管如此,目前航運供給方相對強勢,運力過剩已經影響到行業肌體功能的正常發揮,只有通過供給側創新,才會為行業帶來一股生機。
運輸模式上嘗試創新。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謝燮認為,在未來航運業沒有大周期只有小熱點的背景下,船隊船舶小型化、靈活性高將會成為趨勢。
航運業產業鏈創新。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徐祖遠在2016年第三屆中國航運業創新大會上,就提出這一觀點。他認為,航運業本身是物流行業的一個節點,產業延伸意味著與整個物流行業連貫起來,與物流企業進行全面合作,整合航運服務,提高全程解決客戶問題的能力,最終構建供應鏈產業集群。在這個過程中,航運企業可以與貨主、物流提供者、貿易商、金融機構、電商平臺等這些主體構建多個產業集群,形成產業生態圈,市場格局就會發生革命性的變化。
航運平臺的供給側創新。隨著航運企業的需求多元化,航運業跨界協同合作會變得越來越多,企業邊界會變得越來越模糊。隨著這些需求的不斷涌現,構建一個能滿足需求的平臺很重要。
船舶績效管理方式創新。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研究員韓軍認為,建立FVPM系統,實時監測船舶運行數據,發揮數據價值,實現船隊安全、高效、經濟運行。
船舶資產結構創新。優化船舶資產實物結構,可以通過資產置換方式獲得主流船型,淘汰落后船型,還可以通過優化船舶資產資本結構,充分利用資產證券化等各種手段,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提升資本的運營效率。
-
暫無記錄